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如何做会计处理?

2018-07-03 12:51 来源:网友分享
1830
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该怎么处理是最合适的呢,对于这一问题,本篇文章给您带来了相关的依据可以说明这一点。小编的观点是按照50年的使用期来摊销无形资产,具体的会计处理可以接着往下读。精彩内容不要错过了。

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如何做会计处理?

:企业因城镇整体规划、库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沉陷区治理等公共利益进行搬迁,收到政府从财政预算直接拨付的搬迁补偿款,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其中,属于对企业在搬迁和重建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损失、有关费用性支出、停工损失及搬迁后拟新建资产进行补偿的,应自专项应付款转入递延收益,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搬迁补偿款扣除转入递延收益的金额后如有结余的,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因此,对于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会计处理,则是这样的:

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如何做会计处理?

要按照50年的使用期来摊销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和递延收益/政府补助:

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

贷:累计摊销

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收到政府购地补偿款的会计处理,是需要考虑无形资产摊销。更多关于无形资产的相关和知识,欢迎您继续关注会计学堂文章的更新。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政府补助递延收益分摊方法有哪些
    政府补助递延收益分摊方法有哪些?通常来说,企业收到政府补助账款产生的递延收益账款,在会计实务职工分摊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处理办法都有不同的方式,比如说可以将其账款分配至相关资产账户、也可以按照资产使用寿命摊销以及摊销金额的相关结算等等,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已经整理好资料给大家,对你们理解学习这方面的财务知识肯定都是有所帮助的,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8-11 15
  • 政府会计制度下折旧政策选择
    政府会计制度下折旧政策选择是什么?首先,学员们应该非常清楚折旧的手段一般是针对企业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未来减少损耗的行为,那么在政府会计准则中,对折旧计提政策的选择就是确保了资产价值合理反映,那么对于这些政府会计折旧计提的计算公式和相关的折旧办法知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阐述的,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试试。
    2025-08-12 10
相关问题
  • 收到政府补助的青苗补偿款如何做会计分录

    同学你好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

  • 新会计准则下政府补助如: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财政贴息、征后返税收优惠的、政府拨付搬迁补偿款、政府返还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费或土地出让金等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 1、财政拨款的会计处理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给予特定行业、企业的政策性补助。这类财政拨款一般没有指定用途而且与资产无关,其实质是对企业经营中因政府调控千预或其他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亏损""或""微利""等经营结果,从利润总额的角度进行""纠正"".比如粮食企业、公用事业企业、三废治理企业,环保企业、高新技术开发企业等按销量、工作量等指标计算或其他规定取得的定额补助。   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企业应在收到补助或在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发时,借记""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贷记""营业外收入"".企业获得政府补助一般应在实际收到时进行会计处理,以避免随意性和防止调节利润。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政府补助可获得及可计量时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确认和计量。   (2)科技专项拨款等。这类拨款通常在拨付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的用途,如为某项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专拨的款项,而且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形成设备等长期资产,并可能还附加了资金返还的条件。   对于与资产相关的专项拨款,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再将""递延收益""在该资产的寿命期内平均分配并结转至各期的""营业外收入"";若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毁损,其尚未分配结转的""递廷收益""余额应全部转入该项资产处置当期的""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会计准则采用总额法确认政府补助利得,没有将财政拨款金额直接冲抵相关资产的价值,避免了相关资产价值被低估,使得与政府补助相关的资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及处置核算与其他同类资产的会计处理基本保持一致,以求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并通过分期将负债转化为损益,使相关资产产生的效益与其折旧或摊销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的利润表中配比。   例如,某环保产品生产企业研发一项节能环保产品获得专利。为了支持环保企业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向该企业拨款250万元给予补助:(1)210万元用于购置生产设备扩大生产;(2)40万元为补偿前期研发费用。20X7年12月份,该企业收到政府机构拨款250万元。购置并安装生产节能环保产品的设备,经调试后投入生产。该设备总价值225万元,超出补助部分由企业自行解决。该设备有效使用期限为10年。该企业从20X8年1月份起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X9年12月份,因技术更新,产品升级,将该设备出售,售价15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解析:   ①取得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2500000   贷:营业外收入   递延收益2100000   ②各月计提折旧的同时分期平均结转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2100000/10/12)17500   贷:营业外收入17500   ③清理该项生产设备时结转递延收益余额:   借:递延收益(2100000-累计已结转420000)1680000贷:营业外收入1680000   固定资产增加、折旧及清理的会计分录与非政府补助取得的固定资产有关会计处理相同,略。   对干与收益相关的专项拨款,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规定,若该项拨款用以补偿已发生的费用、损失,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营业外收入"";若该项拨款用以补偿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损失,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损失的期间再将""递延收益""结转至""营业外收入"".无论专项拨款与资产相关或与收益相关,若以后需要返还,则在返还时先以返还金额将""递延收益""账面余额冲减,不足冲减部分或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3)收到未指定用途的财政扶持性补助。由于此类财政拨款一般都与收益相关,所以其会计处理与""与收益相关的专项拨款""的会计处理相同。   2、财政贴息的会计处理财政贴息是政府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调控目标对承贷企业在特定领域或区域的发展所给予的银行贷款利息补助。   按照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无论贷款是否与资产相关,无论贷款对应的在建项目是否交付使用,对于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的财政贴息,企业在取得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对于财政拨付给贷款银行的贴息资金,受益企业根据实际发生的政策性优惠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按借款费用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3、先征后返税收优惠的会计处理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在实际收到返还税款时计入""营业外收入"".由干税款返还需经税务机关审批,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一般不能预计应收金额提前确认该项利得。但需要注意的是,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的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所规范的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也不属于政府补助。   4、政府拨付搬迁补偿款的会计处理搬迁补偿款属于收益性的政府补助。根据政府补助会计准则,当企业取得对已发生搬迁费用、损失的补偿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营业外收入"";如果补偿款还涉及以后年度,则企业应将相应部分的补偿贷记""递延收益"",并在相关年度内分配结转至""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会计准则没有对分期结转的金额作出明确规定,笔者认为结转金额应与搬迁费用的发生比例相对应。   5、政府返还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费或土地出让金的会计处理关于经认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由各地政府返还项目用地的土地使用费、土地出让金等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中未曾明确,按照政府补助会计准则,该返还款属于有指定用途的专项财政补助,而且与长期资产一一土地使用权相关,所以其取得及后续会计处理应与前述""对于与资产相关的专项拨款""的处理相同。"

  • 老师 收到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如何做

    你好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 收到政府征地补偿款会计分录应该怎么做

    你好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 收到政府拆迁补偿款该如何做账?

    1.收到搬迁补偿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专项应付款 2.因搬迁出售、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  借: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3.拆卸、运输、重新安装机器设备发生的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4.转销固定资产清理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5.原已作为资产单独入账的土地使用权,现因搬迁而灭失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6.支付职工的安置费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7.重新购置土地、固定资产 借:无形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专项应付款 贷:递延收益 8.核算专项应付款余额 借:专项应付款 贷:资本公积 9.在资产有效使用期间内,直线法递延,具体金额根据各项资产的具体折旧或摊销年限而定。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10.企业收到政府拨给的搬迁补偿款,作为“专项应付款”核算。搬迁补偿款存款利息,一并转增“专项应付款”。因搬迁出售、报废或毁损的固定资产,作为固定资产清理业务核算,其净损失核销“专项应付款”;机器设备因拆卸、运输、重新安装、调试等原因发生的费用,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用于安置职工的费用支出,直接核销“专项应付款”。企业搬迁结束后,“专项应付款”如有余额,作调增“资本公积金”处理,由此增加的“资本公积金”由全体股东共享;“专项应付款”如有不足,应计入当期损益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