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做财务报表的小技巧

2017-05-05 09:53 来源:网友分享
1327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的会计报表。

财务报表的时候,有些工作不需要看账簿也可以做出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编制财务报表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顺利完成工作。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 (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

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

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

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

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

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

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

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⑨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7或5%+3%)

⑩应交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

3、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 初数- "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4、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5、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 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 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6、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现在统一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本期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里面)

7、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损益表中"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本期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的各项税费)"

8、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资所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初和各项长期投资科目的变动数。

9、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损益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负债表中 "累计折旧"增加额(期末数-斯初数)(也就是计入各项费用的折旧,这部分是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的)"-费用中的工资(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 映)。

10、 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债券利息所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期末数-期初数-"应收利息"期末数-期初数。

11、现金流量表中"处置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他科目变动额(增加了计入收到的现金流量中,减少了计入支付的现金流量中)。

其他大部分项目都可以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各会计科目金额的变动情况计算出来的,当然前提是你必须把基本的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学会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于选准股票,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就是要做好两个“三结合”。 第一个“三结合”是: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上市公司所生产商品的竞争能力、供求状况相结合;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个股的市场资金流向相结合。 第二个“三结合”是: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要做到把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相结合;将总量变动与比率变动相结合;把分析的量比指标与所分析问题的性质结合起来。这两个“三结合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的过去和目前经营结果,而是更要善于通过有关数据的变化来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 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四个技巧

    一、财务报表横向分析, 横向分析的前提,就是采用前后期对比的方式编制比较会计报表,即将企业连续几年的会计报表数据并行排列在一起,设置"绝对金额增减"和"百分率增减"两栏,以揭示各个会计项目在比较期内所发生的绝对金额和百分率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财务报表纵向分析, 横向分析实际上是对不同年度的会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而纵向分析则是相同年度会计报表各项目之间的比率分析。纵向分析也有个前提,那就是必须采用“可比性"形式编制财务报表,即将会计报表中的某一重要项目的数据作为100%,然后将会计报表中其他项目的余额都以这个重要项目的百分率的形式作纵向排列,从而揭示出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数据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相对意义。 三、趋势百分率分析, 趋势分析看上去也是一种横向百分率分析,但不同于横向分析中对增减情况百分率的提示。横向分析是采用环比的方式进行比较,而趋势分析则是采用定基的方式,即将连续几年财务报表中的某些重要项目的数据集中在一起,同期年的相应数据作百分率的比较。这种分析方法对于提示企业在若干年内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相当有用。 四、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中之重。财务比率分析是将两个有关的会计数据相除,用所求得的财务比率来提示同一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之间或不同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之间所存在逻辑关系的一种分析技巧。

  • 财务报表的审查技巧有哪些

    财务报表审查的技巧有: 1、报表对比:对比不同时期的报表,分析公司的业务变化情况,以及资产、负债、权益等财务数据的趋势。 2、核实情况:核实报表中金额是否准确、数据是否填写及计算无误等。 3、匹配检查:检查各项数据间是否有匹配关系,确保报表填写无误。 4、现实情况确认:报表审查时要对业务发展状况、经营情况、管理层治理等情况进行确认,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5、分析确认: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如现金流分析、收益分析、盈利能力分析以及市场价值分析,确认报表的准确性。 6、结论提出:要对报表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存在的不同意见和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 公司要向银行贷款,做财务报表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有什么小技巧?

    你好同学,一般来说,利润高些,现金流大一些,然后就是存货应收账款占比要比非流动资产高一些。

  • 财务报表分析的种种处理技巧讲解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对于选准股票,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讲,对上市公司的研究就是要做好两个“三结合”。 第一个“三结合”是: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上市公司所生产商品的竞争能力、供求状况相结合;将财务数据的分析与个股的市场资金流向相结合。 第二个“三结合”是:在分析财务报表时要做到把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相结合;将总量变动与比率变动相结合;把分析的量比指标与所分析问题的性质结合起来。这两个“三结合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的过去和目前经营结果,而是更要善于通过有关数据的变化来预测公司未来的发展趋势。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