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前瞻性调整
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前瞻性调整模型
对信用风险进行预测:
1.1变量选取:在公开网站选取自变量Xs,选取因变量Y(如,商业银行不良率)。
1.2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的情况,对数据进行处理。如,对商业银行不良率进行logit处理,是之取值范围介于0到1之间。
1.3建立模型:基于R方、模型本身是否具有经济意义等选取合适的Y~Xs模型。
1.4模型检验:异方差检验、多重共线性检验、F检验及t检验。
1.5模型预测:基于公开网站对于Xs的预测值,得到对Y的预测值。
预期损失是什么意思?
预期损失是信用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是一段时间内银行信贷损失的平均值,也是银行可以预先估计的可以发生的损失。非预期损失是信用风险损失超过预期水平的部分,需要资本来弥补。
一般情况下(观察点未违约):
预期损失(EL)=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敞口风险(EAD)
但是对于已经发生违约的债项,根据新资本协议的要求,银行要采取其他方法确定对预期损失的最优估计。
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前瞻性调整怎么理解?通过上文相关资料的解读,学员们对此企业金融资产预期信用损失前瞻性调整模型的因素应该已经有所了解的,因为对于企业的预期损失来说就是企业可以预计金融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部分,建立对应的模型可以有效的防止这些损失部分的。如果你们对此模型的建立有学习的需求,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免费咨询,会有很多专业的会计老师在线为你们指导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