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分步计算指南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步计算获得:
第一步,根据新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受影响的前期交易或事项;
第二步,计算两种会计政策下的差异;
第三步,计算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
第四步,确定前期中每一期的税后差异;【第二步-第三步】
第五步,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每期税后差异和】
会计政策是什么?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会计政策包括:会计政策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估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收入的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借款费用的处理以及合并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的分步计算指南是什么?以上内容就是本期小编老师阐述的相关资料,在上文资料中小编老师给学员们介绍了累积影响数的定义和计算步骤,这方面的知识相信你们读完之后应该已经有所掌握的,那小编老师就不再过多阐述;在这里关于企业累积影响数方面的财务课程还有很多,学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或者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班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