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收入准则下会计科目调整指南
企业落地新科目体系的四步策略
步骤1:业务场景全面梳理
建立业财联动小组,按销售、采购、投融资等流程匹配新科目,例如电商企业需重点测试“合同资产-质保金”与退货率的关联核算。
步骤2:会计制度修订
修订科目使用手册,明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划分标准;
制定《研发支出资本化判定流程》,避免费用误归类。
步骤3:财务系统升级
在ERP中配置科目辅助核算项:如“应收账款”需关联客户信用评级、账期参数,支持自动计提坏账。
步骤4:人员培训与测试
开展分岗位培训:会计人员侧重科目使用规则,管理层关注报表指标变化(如资产负债率因“使用权资产”确认可能上升5%-15%)。
会计科目可以分为哪几类?
会计科目可以按照多种标准进行分类,按会计要素对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是其基本分类之一。会计科目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计六大类。
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
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
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
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
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新收入准则下会计科目调整指南是什么?通过上文小编老师汇总的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企业在新收入会计准则下企业的会计科目调整步骤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关于新收入准则制度内容的调整对于企业会计财务科目的处理影响,这个需要根据不同的调整内容来区分的,在这里有专门针对新收入准则调整科目的课程,如果大家想要免费学习的话,不妨来本网站上关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