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处理

2023-11-07 14:08 来源:网友分享
456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处理怎么做?正常的情况,作为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在期末时处理,一般都会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的,因为企业的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数额,那么在会计处理上则是选择通过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处理的,关于企业存货跌价准备的科目在期末处理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肯定有用的.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处理

期末存货计提跌价准备遵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原则.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资产的备抵类科目.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用于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是指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以收回的部分,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并计入存货跌价损失.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原成本,而对降低部分所作的一种稳健处理.

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和转销情况,企业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跌价损失的借方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当期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已有贷方余额.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处理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是什么?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但是,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①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存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处理怎么做?通过上文小编老师阐述的内容可知,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在期末是按照什么样的原则进行处理的,对于这个原则的介绍小编老师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通过存货成本数额和可变现净值数额之间谁低来处理的.关于企业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其他会计知识是可以免费学习的,有兴趣的学员们都是可以来这里试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2025年最新企业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影响分析
    2025年最新企业社保缴费基数调整影响分析?按照最新政策的规定,针对企业社保缴纳基础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对于很多企业和纳税个人来说都是有这非常大的影响;在企业的社保缴纳技术调整中,养老基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下述文章中小编老师将会通过社保缴纳基数和养老保险之间的影响进行阐述的,相关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7-11 10
  • 会计做账时哪些费用发票最容易引发税务风险
    会计做账时哪些费用发票最容易引发税务风险?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做账经验,企业会计人员在做账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各种费用发票的税务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合格的财务人员来说都是必要掌握的,因为文章篇幅的问题,小编老师今天将会在下述文章内容中罗列一些比较常见的风险点问题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后期处理费用发票风险有所帮助的。
    2025-07-12 8
  • 会计档案的保存年限和销毁流程是什么
    会计档案的保存年限和销毁流程是什么?按照相关律法的规定,企业的会计档案在保存和销毁的流程上都是需要参考相关条例来执行的。比如说会计档案的保存期限,不同类型的保存年限都是不同的,从永久保存到10年保存的类型都有的;还有就是销毁也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相关的财务知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中进行阐述,希望对你们学习此类知识是有所帮助的。
    2025-07-20 3
  • 员工工资个税计算错误怎么更正
    员工工资个税计算错误怎么更正?作为负责公司个人所得税计税和申报纳税的工作人员来说,当发现公司员工的个人所得税工作计算错误,可以先从相关制度和政策上核对数据是否有误,其次就是和扣缴义务人沟通,最后就是通过税务机构部门申报报告,然后就是进行更正的。与之相关的财务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学习,或许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7-20 2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