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加计抵扣分录

2022-12-20 12:09 来源:网友分享
1740
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在有关规定之下,是可以享受到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理解政策要点,我们企业在涉及到的时候,就可以去执行享受这一优惠政策了.那进项税加计抵扣分录要怎么去做呢?关于进项税加计抵扣的会计分录介绍,请看下文.

进项税加计抵扣分录

一、计算当期可抵扣进项加计抵减额

1、发生当期依据可抵扣进项计提可加计抵减额:

借:固定资产、原材料、费用等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贷:银行存款

2、当期发生不可抵减进项税额期末转出进项

借:成本、费用科目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金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二、当期进项加计额抵减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加计抵减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减进项加计额

三、优惠到期如若还有进项加计额抵减额结余的,可作以下分录: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递减进项加计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加计抵减政策规定

根据《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相关规定可得: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9%,抵减应纳税额.

进项税加计抵扣分录

进项加计扣除如何申报?

①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加计抵减的话:

加计抵减额只填写附表四第二部分,主表不单独体现(主表19栏在计算税款时自动减去加计抵减额,也就是附表四第5列)~

其中,附表四第2列为当期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即附表二12行税额*10%或15%,无论本期是否抵减均需填写);5列填写本期实际抵减额(本表第6行第4列与主表11-18行中的较小值,抵减不完会结转到下期本表的第一列"期初余额").

如您本期有进项税额转出,且转出对应的进项已计提过加计抵减额,则对应的加计抵减调减额也要填写在3列的""本期调减额;

②农产品加计扣除:符合农产品加计扣除的业务需要将加计扣除部分手工填写到附表二8a"税额"栏次,2019年4月1日后开具的,计算公式如下:

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当期生产领用农产品已按9%税率(扣除率)抵扣税额÷9%×(10%-9%)(即:当期生产领用金额×1%)注:上述公式核定征收扣除率的除外.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关于进项税加计抵扣分录的具体说明.对于加计抵减政策的话,主要是适用于我们一般纳税人.如果做进项税加计抵扣的会计分录,大家直接参考上述信息即可.这里我们还详细介绍了一下进项加计扣除的申报操作.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成本指标有哪些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需要及时的核算很多的财务指标,其中有一类财务指标叫做财务成本指标,财务成本指标包括很多个指标,这些指标对,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很重要,那么财务成本指标有哪些呢?
    2023-11-29 22
  • 打工的个人所得税怎么扣
    在现代社会中,打工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现在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现代企业用工的方式也比较多,但是大多数的企业都会选择打工的人来为自己进行工作,打工的人如果获得的薪资收入超过了个人所得税纳税标准,就需要及时的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打工的个人所得税怎么扣呢?
    2023-11-29 32
  • 发票联次作用是什么
    发票联次作用是什么?按照目前境内开具发票的情况,一般分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的.而增值税发票联的作用一般都是作为收执方付款或者收款的原始凭证的;而专票和普通发票之间的区别就是在于增值税专用发票有抵扣联,而增值税普通发票则是没有的.关于增值税发票联的其他用途,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有用.
    2023-11-30 7
  • 什么人适合出纳工作
    什么人适合出纳工作?根据小编老师多年财务工作经验,企业出纳岗位要求学员必须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但是出纳的工作要比一般的会计工作更加需要较高的处理水平,比如说具备较高的政策知识、出纳处理事项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等等.同时还需要出纳人员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等等.关于企业出纳工作具备的素质以及知识水平,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文进行阐述,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3-12-02 6
  • 直接投资存量是什么
    直接投资存量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直接投资存量一般指的就是企业对外投资在年末或者期末时投资净额,通常情况下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基本上就是针对境外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中方投资的比例计算,然后通过股本期末数加上未分配利润期末数来计算的,关于直接投资存量计算的相关办法,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学习会计知识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3-12-03 5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