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法就是标准成本法吗?有区别吗?

2017-10-18 14:07 来源:网友分享
4190
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计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而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计划成本法就是标准成本法吗?有区别吗?

:计划成本法不是标准成本法。

1、计划成本法是指企业存货的日常收入、发出和结余均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计价,同时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联系的纽带,用来登记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月末,再通过对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和结存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进行反映的一种核算方法。

2、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会计,是西方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也是加强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并借以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理想标准成本是现有生产条件所能达到的最优水平的成本,这种成本难于实际运用;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正常价格等条件制定的标准成本,它一般只用来估计未来的成本变动趋势;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适用期合理的耗费量,合理的耗费价格和生产能力可能利用程度等条标准成本法件制定的切合适用期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法一般采用这种标准成本。

3、计划成本是按计划期内平均定额水平计算的,计划成本反映平均水平,而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

计划成本法不是标准成本法,两者之间是有本质的区别的。看完本篇文章,相信您应该有所了解了。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您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将为您解惑。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会计学堂,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计划成本法就是标准成本法吗有区别吗

    计划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相比,在计算成本时有一些不同。 计划成本法基于绩效计划评估的原则,将总成本简化为绩效实现的成本,以及实现绩效的投资成本,形成一种拟订管理计划和控制资金的新方法。这种方式有助于维护投资成本,改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以及把握项目发展的节奏。标准成本法更加重视实物成本,重点是通过考虑实物成本前置费用来计算总成本,并根据生产的实物成本量来调整成本的计算。 案例:某汽车制造公司采用计划成本法开发新型汽车。首先,他们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目标绩效,拟定预算,确定公司的投资规划。然后,他们分析全过程的预计成本,并对比前后变化,以确定实际成本是否偏大或偏小。最后,公司会按照总成本计划将预算分配给不同工程,确保项目实施的预期效果。

  • 标准成本法与定额法有什么区别?

    定额法。定额成本是按现行定额以及计划单位成本、分成本项目(即原材料费用、生产工资费用和制造费用)来制订的。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的制订比较灵活,通常有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但与定额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

  • 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有什么区别?

    这个不是一两句话说的清楚 通常用实际成本核算 用计划成本核算的,期末需要调整为实际成本

  • 会计学里实际成本法与计划成本法的区别?

    区别很明显 实际成本根据实际成本核算 计划成本先通过实际成本核算,入库调整为计划成本,期末计算分摊的差异

  • 在材料采购中,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有什么区别?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只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在途货物使用“在途物资”, 计划成本法,在途货物使用“材料采购”,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金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其次要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分录,按照上述的说法,是: 1、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2、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1)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