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汇算表中调增的费用填在哪里

2020-01-01 12:27 来源:网友分享
6691
作为一项颇为"浩大"的涉税工作,汇算清缴可是愁煞了很多会计!其中申报表的填报更是汇算清缴有没有做好的直接体现!所得税汇算的管理费用中有些没有发票的要纳税调增,请问所得税汇算表中调增的费用填在哪里?

所得税汇算表中调增的费用填在哪里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扣除类,其他.

所得税汇算清缴"管理费用"明细科目有些费用没有发票,具体在所得税汇算清缴那个表的行填写调整金额?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别填写:

1、管理费用-业务招费支出,在A105000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15栏次填写.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填报说明第9条《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规定,本表填报纳税人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以下简称会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下简称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项目和金额.

所得税汇算表中调增的费用填在哪里

2、管理费用-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在A105060表中填写.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填报说明第15条《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跨年度纳税调整明细表》(A105060)规定,本表填报纳税人本年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金额.

相关法规:

所得税汇算清缴后如果收到上年度管理费用发票的,应当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向税务机关申请计算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六条规定:对企业发现以前年度实际发生的、按照税收规定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企业做出专项申报及说明后,准予追补至该项目发生年度计算扣除,但追补确认期限不得超过5年.

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年报上要调增成本该填到哪?

要填到利润表的附表二和附表三上面.

附表二除视同销售成本外,其他数据根据会计核算结果进行填报.房地产企业涉及销售未完工产品收入作为三项费用调整基数应填入15行.

附表三"账载金额"指纳税人的会计数据,"税收金额"指按税收规定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需注意的是,不管企业是否发生纳税调整事项,本表的"账载金额"请如实填报.

填写第2、12、15、16、17、18、21、27、19、43、44、45、46、47、48、49、51行,先填报相应附表.

利润表编制方法:

计算利润时,企业应以收入为起点,计算出当期的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额的形成的计算步骤为: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

上述公式的特点是: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与主营业务直接有关,先从主营业务收入中直接扣除,计算出主营业务利润.

从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中减去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计算出企业的营业利润,目的是考核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

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计算出当期利润总额,目的是考核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

所得税汇算表中调增的费用填在哪里?那要看具体是入账的是什么费用,比如是业务招待费,还是广宣费?如果在表三的纳税调整表中都不是,那就在该表的最后一行"其他"处直接调增.大家还有其他疑问都可以咨询会计学堂答疑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留抵退税后增值税申报表怎么调整
    留抵退税后增值税申报表怎么调整?通常来说,在增值税申报过程中留抵税额指的就是当期多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这部分税额不能从销项税额中进行抵扣;那么留抵税额退税之后的增值税申报报表的调整,小编老师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处理的,依次是核对账目、调整报表项目和附注说明等等。相关的知识已经整理好在下述内容中,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2025-10-18 10
  • 数电票交付失败怎么解决
    数电票交付失败怎么解决?众所周知,数电发票其实就是一种无纸化的增值税发票,通常会以PDF格式呈现的;因为这样的特性数电发票往往是通过线上的方式支付给客户的,比如说邮件或者聊天软件等等;那么如果发现数电发票支付失败了,学员们需要分析清楚具体的原因,然后根据原因来处理。相关的知识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10-21 9
  • 财务共享中心跨部门报销争议怎么协调
    财务共享中心跨部门报销争议怎么协调?通常来说,这个问题在财务共享中心中还是容易碰到的,以为涉及到跨部门的数据沟通,很容易就会遇到争议的情况。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当大家遇到跨部门发生争议的时候,可以选择先协商沟通,如果不行就寻找第三方来帮忙解决,最后不得已情况下选择法律手段解决。更多相关的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10-25 7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