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会计处理?

2019-05-06 14:57 来源:网友分享
3874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会计处理?的处理方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详细内容请阅读如下文章.

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会计处理?

目前,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

1、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

2、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1、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会计处理?

求生产企业会计分录?

采购原材料同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领料生产

借:生产成本-A产品-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成品完工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有间接费用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银行存款

月末结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成品出库销售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发出材料委托他人加工时

借:委托加工材料

贷:原材料

支付加工费时

借:委托加工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委托加工材料收回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委托加工材料

委托加工产品直接销售时

借:应收帐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 产品销售收入

本文中关于生产型企业进出口的会计处理?会计堂小编已经介绍完毕了,我国对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的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税法上,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以上三步处理公式,如果你们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点击会计学堂的窗口咨询专业的会计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生产型企业出口退税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请问 应交税费—出口退税这个科目要不要结转

  • 生产型出口企业进项不足,已产生免抵税额怎么处理

    您好,您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的时候,只能留抵税额退给您。增加出口收入,增加了免抵退税额,还只能退你留抵的金额,而且您的留抵还会因为有不得抵免的,会减少实际留抵,这样出口退税就少了,

  • 生产企业出口自产的产品的会计处理实务:从采购到生产出库,出口时各阶段的会计处理及涉税的会计处理?

    采购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等科目 生产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按期末留抵税额与免抵退税额较小一方记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金额等于免抵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金额等于免抵退税额)

  • 生产型出口企业会计分录

    你好,看一个例子 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不含税),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源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 5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000   贷:银行存款5850000   2、产品外销时,免征本销售环节的销项税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24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4000000   3、产品内销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5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00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48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0000   5、计算应纳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B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2B5-48)=9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90000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0000   贷:银行存款90000   依上例,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不变,则1至4步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2B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2B5-2400×(17%-15%)〕=-46万元。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不需作会计分录。

  • 请问出口生产型企业货样广告,和外购产品出口,是否适用免税政策?相关会计处理是否要转出进项税?麻烦罗列下会计分录。

     你好;    1. 是的。 是免税的;   需要进项税转出的;    2.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免税收入;  ;   2、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应退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3、月末根据《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中计算出的“免抵税额”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收到退税款时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