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青柠

职称会计实务

2023-03-14 15:22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书面法律行为和口头法律行为。书面法律行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规定的有关书面形式,由当事人本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按照规定的书面文件内容表示的法律行为,如契约、捐赠、撤销契约等。口头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本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以口头的方式表示的法律行为,有的需要通过书面形式表示,如承诺、借款等;而有的不需要书面形式,如口头撤销契约等。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书面法律行为和口头法律行为。书面法律行为是指根据司法机关规定的有关书面形式,由当事人本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按照规定的书面文件内容表示的法律行为,如契约、捐赠、撤销契约等。口头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本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以口头的方式表示的法律行为,有的需要通过书面形式表示,如承诺、借款等;而有的不需要书面形式,如口头撤销契约等。
2023-03-14 15:22:53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将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2022-04-06 08:42:04
您好,请详见2019年经济法基础教材第7页下
2019-03-23 11:09:25
您好,学员,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单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意思表示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要素,是指行为人欲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内在意思表现于外在的行为。意思表现包括意思与表示两方面的要件或内容。意思表示所发表的意思,不是寻常的意思,而是体现为民法效果的意思,亦即关于权利义务取得、丧失及变更。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核心。 多方法律行为,是指必须经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多数为多方法律行为。共同行为,也称多方行为,通常认为共同民事法律行为是多数当事人平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为。
2022-03-28 17:08:35
你好,选项B属于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的分类,而B选项的描述是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那说明B就是错误的
2020-02-23 20:31:4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