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财务软件,增加二级科目的时候,就想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二级科目职工福利,结果多出来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捂脸],有没有多大关系啊

无语的蜗牛
于2023-03-07 16:23 发布 429次浏览
- 送心意
齐惠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3-03-07 16:27
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这两个二级科目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应付职工薪酬是一类比较常见的一级科目,其包含职工的薪酬支出、劳务成本支出等;而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则是其子类科目,其具体包括:职工薪酬、劳务成本的分类明细,如: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劳动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
相关问题讨论
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这两个二级科目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应付职工薪酬是一类比较常见的一级科目,其包含职工的薪酬支出、劳务成本支出等;而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则是其子类科目,其具体包括:职工薪酬、劳务成本的分类明细,如: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劳动保险费、养老保险费等。
2023-03-07 16:27:14
可以的,可以这么做的。
2022-02-20 10:58:25
1.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需汇总该科目下所有二级明细的合计金额,包括工资薪金、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注意不包含辞退福利。
实务提示:新准则虽未强制要求职工薪酬“先计提后发放”,特别是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有些企业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这样处理取数就需要分别找到各成本费用下设的二级科目进行累加,所以还是建议企业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过渡核算。一方面可直接从科目中取数,避免因分散核算导致填报遗漏或误差;另一方面也便于企业内部薪酬成本分析与管理,提升数据准确性。
2.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
填报误区:并非员工实际到手的“税后工资”,需警惕将“实发工资”与“税后工资”混淆。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二级科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即企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税前工资总额”(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个税之前的金额),与个税申报系统中“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基数直接相关。
不含支付的上年的工资
2025-10-13 11:27:16
你好,应付职工薪酬是需要增加二级科目明细的。
2021-10-12 13:35:36
你好,应付职工薪酬下的子科目: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管理费用项下现金或银行存款支付的工资用工资,其他的非现金支付的一般用用职工薪酬。实际工资中一般都是用工资的
2021-11-16 10:26:0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