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邹老师
职称: 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17-06-06 16:01:22

你好,分录如下
如果销项大于进项,要交增值税
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如果销项小于进项,为留抵增值税,可以退税
当月出口退税计算退税小于增值税报表留抵税额,按计算的出口退税来退税.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当月出口退税计算退税大于增值税报表留抵税额,按增值税留抵退税,二者差为免抵税额,交附加税
借: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借: 税金及附加
贷: 应交税费-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
应交税费-应交教育附加
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2022-04-12 11:33:10

你好,贷方就是免抵退税额
2017-06-20 08:57:20

同学你好
是的,第三条和第四条的“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数据是同一个。
在免抵退税的会计处理中,这个科目是用来记录与出口退税相关的税额变动的。具体来说:
1.在计算应退税额时(即第三条),企业预计会收到一定金额的退税款,因此将这部分金额记入“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的借方,同时将该金额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这部分税额企业已经预计会收到退税,不再需要缴纳。
2.在计算免抵税额时(即第四条),企业利用出口货物的退税额来抵减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这部分免抵税额也是通过“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科目来处理的,但是方向相反。企业将这部分免抵税额记入“应缴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的借方,同时从“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的贷方转出,表示企业已经利用出口退税额来抵减了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因此,虽然这两个分录都涉及到了“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但是它们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和用途是不同的。在第三条中,该科目用于记录预计会收到的退税款;在第四条中,该科目则用于记录已经用于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退税额。
2024-05-22 14:36:16

借应收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销项
借应交税费
贷银行存款
2022-07-12 12:00:2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