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好,销售部门有一个销售系统,里面可以录入销售 问
先共情销售(提及其核心是多签单,点出缺资料也会耽误他们时间),将问题转为 “共同麻烦”; 用他们的痛点(减少客户追问、保障提成、应对投诉)说明完善资料的好处; 简化流程(明确传关键文件、给快速上传方法),降低配合门槛; 找上层支持,将 “个人要求” 转为 “公司规定”,规避对立; 前期多鼓励,慢慢养成习惯。 答
2024年1月1日,甲公司以1 6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 问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答
1、8月份开票金额:2960308.18借:应收帐款 2960308 问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54317.58, 应交税费城建税1901.11, 应交税费教育附加814.76, 应交税费地方教育543.17, 应交税费企业所得税5431.76。 贷银行存款 在9月份做。 答
我公司是牧业养殖,死了一头小犊牛,怎么核算他的价 问
你好,这个一般是按市场价来算。就是这个牛现在如果是活的卖出能卖多少钱。 答
请问一下合伙企业为投资者发工资,比如工资15000元 问
您好,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的通知》(财税〔2011〕62号)规定,投资者的工资薪金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答

老师可以详细的解释一下解析吗,看不懂,为什么现金和存款看贷方,其他的又看借方呢
答: 同学,你好,题目问的是付款凭证。既然是付款,现金和存款都是在贷方。对方科目都是在借方。
看不懂这题的解析,请老师详细解释下
答: 你好,我这边看不到你所提供的照片。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这个题答案解析也看不懂 请老师详细解释一下
答: 您好,学员,这是考察先将税后的转为税前的来计算个税,书上有对应公式考前可以记一下,下面是推到的详细过程可以看一下,我将含税的算法也放入下面了。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个人提供劳务取得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前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1.1含税劳务报酬所得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800; 1.2含税劳务报酬所得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含税劳务报酬所得×(1-20%)。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按照应纳税所得额查对应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个人提供劳务取得不含税劳务报酬(即税后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为企业提供劳务,双方约定的劳务报酬更多情况是一个税后支付额,即企业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是个人的税后所得,因此,企业必须将税后所得转换为税前报酬,按照税前报酬列支企业的成本费用,同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由于劳务报酬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额分段以及应纳税额的加成规定,经过推算得出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对应的税率表(注意,这里是收入额,而非应纳税所得额),税率表如下(表二): 表二 单位:元 级数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1未超过3360元的部分 无 2超过3360-21000元的部分20084 3超过21000-49500元的部分30200076 4超过49500元的部分40700068 1、含税劳务报酬收入的换算 1.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1-20%)-200 1.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换算为含税劳务报酬收入公式如下: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注:公式中个数据请根据表二中对应的金额确认。 2、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1方式一,根据上述公式换算含税劳务报酬收入按照表一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祥见上文。 2.2方式二,根据表二分步计算 2.2.1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按表一对应数据计算) 2.2.2不含税收入额超过3360元的: 第一步,根据不含税收入额查表二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第二步,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表一中对应数据计算应纳税额,公式如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例释法:我们分别采用上述两种方式计算个人提供劳务所得个人所得税,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假如张三、李四为君合信公司年会做魔术表演和演唱,双方协商同意,表演完毕后君合信公司支付张三税后所得8000元,支付给李四30000元。 通过则查表二得知,税后所得8000元所对应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换算系数为84%;税后所得30000元,对应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换算系数为76%. 按照方式一计算 张三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8000-0)/0.84=9523.81元 应纳税所得额=9523.81-9523.81×20%=7619.05 应纳税额=7619.05×20%=1523.8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9523.8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1523.81 税后所得=9523.81-1523.81=8000元,与本例相符。 李四的纳税情况 含税劳务报酬收入=(不含税劳务收入额-速算扣除数)/换算系数 =(30000-2000)/0.76=36842.11元 应纳税所得额=36842.11-36842.11×20%=29473.69 应纳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验算一下:税前收入为36842.11,应交个人所得税税额为6842.11 税后所得=36842.11-6842.11=30000元,与本例相符。 按照方式二计算: 张三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8000-0)×(1-20%)/0.84=7619.05 应纳税额=7619.05×20%=1523.81 李四的纳税情况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一速算扣除数)×(1-20%)/换算系数 =(30000-2000)×(1-20%)/0.76=29473.69 应纳税额=29473.69×30%-2000=6842.11 与方式一计算出来的一致,证明两种方式均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