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从家庭农场取得的*农业 问
若是取得专票,可进项抵扣 答
我公司是A,有一个子公司是B。子公司B账户没钱,现在 问
母公司 A 支付时借:其他应收款 —— 子公司 B 5000贷:银行存款 5000 子公司 B 确认时借:管理费用 —— 中介费 5000贷:其他应付款 —— 母公司 A 5000 答
老师,请问留抵退税的要求里,申请前6个月留抵税额均 问
申请留抵退税不需要每个月留抵税额都大于50万元,但需满足连续6个月(或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的条件 答
员工的车,公司租用的话,个人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多少 问
月租不超过500元,基本不用交税 答
老师,报销机票款,是不是需要进项税0.09呢,谢谢老师 问
您好,是的,这个你要自已做价税分离的 答

老师好,请问外贸性出口退税企业选哪种
答: 这个选择免退税的
老师,外贸性出口退税企业这里怎么填,谢谢老师
答: 你们是属于什么单位呢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外贸出口退税,有什么税所筹划吗?有哪位老师能说说不?
答: (一)一般贸易方式与加工贸易方式选择的税收筹划 1.一般贸易货物主要是从境内采购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等料件,是来自本国的要素资源;而加工贸易的货物主要是从境外进口料件,是来自国外的要素资源,只是在我国进行了加工和装配。 从采购方式的筹划来看,国内采购与进料加工方式相比,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而一般贸易主要的原材料是来自于国内;并且在国外采购的3种方式中加工贸易的方式也较为合理。随着国内材料比重的减少,进口材料的增加,进出口差额在缩小,总税负也在减少。因此,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企业承担的总税负要低于一般贸易方式,企业选择进料加工方式为佳。 2.根据财税[2005]25号的规定,自2005年1月1日起,经国家税务局正式审核批准的当期免抵的增值税税额应纳入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征范围,分别按规定的税(费)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由于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税负较轻,也就是说一般贸易方式下要承担比进料加工方式下更多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因此企业选择进料加工方式为佳。 (二)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方式的选择的税收筹划 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是加工贸易最基本的两种方式,企业可以通过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的效果。以下从3个方面对两种贸易方式下的出口税收进行比较(不考虑对企业所得税的影响)。 1.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增值税的征税率比退税率高,征退税差额要计入出口货物成本。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征、退两个比率差异越大,不予免征的税额就越大,也就是要算入成本的数额就越大。 例1: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为国外加工一批货物,进口保税料件价格为2 000万元,加工后出口价格为3 500万元,为加工产品所耗用的国内原材料等费用的进项税为70万元,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出口退税率为13%.假设货物全部出口。 (1)企业采用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因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企业进口和出口货物都是免税的,企业不用交纳增值税税款。 (2)企业采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计算税额如下: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 500-2 000)×(17%-13%)=6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60-70=-10万元 也就是说,在上面的假设条件下,如果采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企业能得到10万的增值税退税。 但是,如果将出口退税率改为11%。那么: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 500-2 000)×(17%-11%)=9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90-70=20(万元) 可以看出,征税率与退税率的差越大,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就越大,也就是出口货物进成本的数额就越大。 2.耗用国产料件的数量 因来料加工方式下,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能否退税,从而左右加工贸易方式的选择。延用例1,如果将国内原材料等费用的进项税改为50万元,则情况又有所改变: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 500-2 000)×(17%-13%)=60(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60-50=10(万元) 当国内采购料件少,也就是进项税额低时,若采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可抵减的进项根本不足以抵减销项税,因此要交纳税额。相反,如果进项税额大,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抵减额可以办理出口退税,其业务成本就会等于或者小于来料加工贸易方式的成本。在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下,进项税额越大,因为不能办理退税,就会存在出口成本随着国产料件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 中国税务网的案例,仅供参考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4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