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会计师

2019-09-11 14:25

收到出口退税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征税率和退税率差额的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执着的往事 追问

2019-09-11 14:27

那是不是相当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个科目一直有余额

朴老师 解答

2019-09-11 14:30

对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的贷方余额,从借方结转走 
月末结转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结转未交增值税)”科目,再结转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中去

执着的往事 追问

2019-09-11 14:38

但是这部分金额不是免抵的吗,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不是应交税费吗?

朴老师 解答

2019-09-11 14:41

你有余额的话就是这样做的

执着的往事 追问

2019-09-11 15:19

但是这样不是增加了应交增值税吗?这部分本来是免抵的啊

朴老师 解答

2019-09-11 15:26

你好,那就一直挂着就行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收到出口退税时的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征税率和退税率差额的账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2019-09-11 14:25:12
亲,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科目属于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年末将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全部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这样明细科目余额为0 有的企业为了使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更简洁,会每月结转到转出未交增值税,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2024-05-30 16:24:35
同学你好 这个有余额meishi的
2023-03-21 14:29:41
是的,这两个科目年底需要处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抵减内销应纳税部分”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这两个科目年底的余额需要结转。具体来说,出口退税的科目余额在年底需要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而出口退税抵减内销应纳税部分的科目余额则需要转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
2023-12-13 10:57:53
学员你好, 你可以看一下以下案例,这是出口退税会涉及的一个科目,一言半语讲不清楚哦,需要整体学习。 如今多数企业的销售都是既有出口,又有内销。而当期出口产品所实际消耗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在实际中难以准确核算。于是,会计“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科目也就应运而生,对进出口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 1.记录企业按照“通知”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 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产品离岸价+国家规定的该产品出口退税率 而“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应该怎样确定呢?它取决于当期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与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的金额的比较,谁小取谁;但如果当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要实际缴税,就没有实际要退的税款了,这时“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就等于“当期免抵退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即是“出口退税”的金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计入“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案例描述】 A企业外销产品离岸价2万元,退税率13%,按三种情况分别做会计处理: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2 800元;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借方2 000元;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贷方1 000元。 【案例分析】 首先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20 000×13%=2 600(元) 其次,分别确定三种情况下的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1.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 2 800元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2 600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2 6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为2 600元。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2 6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 2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2.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借方余额 2 000 元时,2 000元小于计算 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2600 元,按“谁小取谁”的原则,故取2 000元,则“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2 000元。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2 000=6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3.当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为贷方余额1 000元时,因为是贷方余额,说明企业本月还需要缴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2 600-0=2 6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 600 综上,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是会计核算中一个重要科目,它关系着进出口企业的经济业务往来,更是税务监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算科目,尤其在新的财务制度下,财务人员一定要做好此类科目的细化,归集特殊情况时账户借贷科目的分类,只有不断完善会计的账务处理,才能有助于进出口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规划。
2018-12-13 15:46:2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老师咨询个问题,我有个单位是废旧物资回收小规模

    你好,实际有销售吗?如果实际有销售就可以,购入的需要暂估

  • 老师,现在税务目前答复:我们公司购车与公司经营关

    老师正在计算中,请同学耐心等待哦

  • 老师好,请问下要提供人力外包服务,公司要办理什么

    需要办理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老师,我想问下财务口径、税务口径对于收入分别有

    收入口径区别 财务口径:按会计准则,以 “控制权转移” 确认,含主 / 其他 / 营业外收入等。 税务口径:按税法,确认应税收入,排除不征税、免税收入(如国债利息)。 高新口径:仅含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品(服务)收入,需≥总收入 60%。 研发费用口径区别 财务口径:如实核算研发全部支出,可资本化或费用化。 税务加计扣除口径:限定范围(如人员人工、直接投入等),部分支出(如招待费)不可加计,委托研发按 80% 加计。 高新口径:范围更宽(含研发人员五险一金、设备调整费等),用于认定研发投入占比(需≥3%-5%)。

  • 老师好,哪些是不相容职务相分离?

    不相容职务核心是拆分易舞弊岗位,常见的有: 钱账分离(出纳管钱,会计管账); 收支分离(收款岗和付款岗分开); 经办与审批分离(执行人不能自己审批); 保管与清查分离(资产保管人不负责清查); 票据与印鉴分离(票据和印鉴分人管)。 目的是相互监督,减少错误或舞弊风险。

相似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