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阳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8-08-22 10:12

你好,如果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的,而企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了该标准,则超过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此时产生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则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如果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标准的,而企业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超过了该标准,则超过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此时产生的差异为永久性差异,则应付职工薪酬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
2018-08-22 10:12:48
你好 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2019-07-04 14:33:03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 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 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理解 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 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2019-10-28 16:47:27
你好!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期间可抵扣金额。 注意这个“未来”,应付职工薪酬-社保,在形成时已作为成本费用了,所以在未来,不能再抵扣一次(不管是那允许扣除的、还是不允许扣除的)。就是说未来可抵扣的金额为0。所以,计税基础=账面价值-0=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
2019-08-22 18:31:08
所得税,计税基础为0代表什么意思。老是看到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负债未来是可以税前扣除的。 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又是什么意思?--就是负债未来不可以税前扣除。 比如说合同负债,预收了100万。这个时候负债的账面价值是100,负债的计税基础为什么是0啊--因为现在交税了,以后确认收入不再交税,纳税调减扣除,也就是未来这100的预收可以税前扣除的。
2021-05-13 08:11:0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