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做账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
企业之间的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交易的资产是否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二是货币性资产的比重。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具体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有时会涉及到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原因在于企业双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不对等,一方就会支付相应的货币性资产作为补价。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首先要判断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所谓的商业实质,就是换出资产与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较大,即企业能够在交换活动中得到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换入的资产视同销售处理,换出的资产视同购进进行处理。
三、以账面价值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不具有商业实质,或者虽然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

以存货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是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但是书上又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理解这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到底以存货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算不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答: 那可能是对方的资产,不属于非货币性的(比如应收账款)。这样,就不能称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了。 不过,会计处理,还是按销售等处理的哦
请问老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有补价时,小于比例25%就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那么如果大于25%就不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是的话如何做账务处理呢
答: 您好!不是的话就按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处理哦
我是一名会计,想问一下考个网络学历有用吗?
答: 众所周知会计人如果要往上发展,是要不断考证的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价值资产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答: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不含税公允价值+支付的不含税的补价(-收到的不含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或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 换入资产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支付的补价(-收到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免费提问
- 极速解答
- 紧急催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