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变电工资产负债表分析 1.指出该公司年内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变化,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三个方面。 2.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部分,年度内发生的最大变化出现在 哪两个项目上?意味着什么? 3.股本和资本公积的变化会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1/3516
2021-10-04
其他债权投资发生减值的会计分录是不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2/1708
2021-08-20
黄河公司当期净利润800万元,财务费用 50万元,存货减少5万元,应收账款增加75万元,应收票据减少2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减少25万元,预收账款增加 30万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4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额10万元,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收益100万元。假设没有其他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黄河公司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 )万元。 解析=800+50+5-75+20-25+30+40+10-100=755(万元)。固定,无形,长投不是投资活动吗?为什么经营活动要算这部分金额?
1/402
2023-11-13
其他债权投资 减值准备可以超幅度恢复?有的资料 上说超的部分,贷 :其他投资收益 2019的中级实务书上在哪,没找到
1/1847
2019-04-30
资产负债表,权益合计比资产合计多了0.09元,有比较快的方便可以找出差异吗
1/515
2018-01-16
老师: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总计跟负债所有者权益总计不相等,我怎么去查呢?
5/1647
2017-05-17
t3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 资产不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 公式正确 问题出在哪里
1/1772
2017-07-18
资产负债表中 资产合计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不平等 这个要怎么查账啊
1/3957
2019-07-04
(1)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投资占丁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具有重大影响。公司宣告分派2013年度现金股利1000万元。(2)丁公司2014年度实现净利润1500万元,甲公司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甲公司应计提的对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是多少?(已知丁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期初余额为550万元)
6/1126
2017-04-18
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啥要加上资产减值准备,加上摊销和折旧加上处置固定资产损失加上财务费用呢
1/2943
2020-02-17
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其他收益和资产处置收益吗?
1/3076
2019-03-23
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不支付对价,不涉及增加注册资本,也不涉及改变股东,是不是合并时只需要把被吸收公司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面直接分录结转过去就行?
2/5176
2019-06-19
2.某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有关资料如下: 年12月11日 (1)2021年度利润表的有关资料。 刘文 净利润680000元 固定资产折日费用130000元 0031 无开形资产摊销20000元 01023447 处理固定资产的收益50000元 级财会 出售长期股权投资的损失30000元财务费用(利息支出)10000元 (2)资产负债表的有关资料。 97
1/778
2023-12-22
你好,请问假如12月负债表中显示的所有者权益与同期12月利润表中显示净利润怎么差距大
1/466
2021-03-04
老师,最低投资收益率 和必要报酬率有什么区别
1/1412
2020-07-23
请问成本法减资成权益法,假如是本期的是贷营业外还是留存收益?
2/274
2021-04-22
老师我资产负债表资产是77209360元,我的利润表是-140635.15元,那我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应该怎么填?
1/169
2021-04-13
老师我资产负债表资产是77209360元,我的利润表是-140635.15元,那我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应该怎么填?
2/576
2021-04-13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形成企业合并。2013年6月30日,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100件甲产品和1件乙产品,甲产品的单位售价价为2万元,单位成本为1万元;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0万元,单位成本为350万元。甲公司将购入的甲产品作为存货管理,截止2013年年底全部尚未售出,将购入的乙产品作为固定资产用于企业管理,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2 0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3年年末甲公司编制合并报表时,因权益法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而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合并报表是完全权益法,即在净利润调整时不考虑内部交易?
1/1318
2020-06-04
如果无风险收益率提高,则所有资产的必要收益率都会提高,并且提高的数值相同。 这句话为什么对呀? 不是会受β系数的影响吗?β*(Rm-Rf)
2/4460
2016-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