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笑口常开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经济师
相关问题讨论

如果没有实际发生减值(属于一二阶段),则无需减去,实际发生信用减值(属于三阶段),则需要减去。
按照准则相关规定,可以将金融工具发生信用减值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金融工具的减值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第一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未来12个月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即未扣除减值准备)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第二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并按其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3)初始确认后发生信用减值(第三阶段)。
对于处于该阶段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按照该工具整个存续期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但对利息收入的计算不同于处于前两阶段的金融资产。对于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按其摊余成本(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也即账面价值)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2022-03-24 21:28:30

你好,减值准备都是只可以在计提额度内恢复
2019-04-30 20:31:32

信用减值损失是在期末转入本期利润的,处置其他债权投资时,信用减值损失不结转的。
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其他综合收益[或贷方]
贷:其他债权投资
——成本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或借方]
——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方]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不计提减值的。
2020-06-01 15:22:13

您好,这个是同时指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这两个的,对的没错
2023-11-02 13:31:23

因为之所以用其他债权投资就是因为定义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2019-06-15 11:50:1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