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当月实际生产成本是:原辅材料288036.13元,包装物料58911.72元,生产工人工资及工资附加费140251.86元,综合生产费用72800.13元。生产下列产品:A 产品1236支,B产品728套,C产品2266支,D产品1625套;各产成品计划单位杨本指标为:A产品41.23元/支,B产品178.16元/套,C产品59.15元/支,D产品162.35元/套。生成核算表,并核算各产成品实际单位成本。,这题的表格能发我吗
2/742
2016-12-17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均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50元,乙产品40元。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定额工时:甲产品100件,240小时;乙产品80件,200小时。每小时费用定额:直接人工费用25元,制造费用20元。 根据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1/1263
2022-06-14
某制造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只生产一种A产品,月初和月末在产品统一按定额计算
1/963
2015-11-08
老师,我们是美容美发小规模公司,买对方的美容产品,对方给开的是生活服务-美容服务发票,而且还是免税的,这个我们能用吗?
4/2247
2021-01-02
我单位把土地承包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取得承包收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都免税吗?税务局说企业所得税不免税。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免税的文件依据吗
1/5724
2019-03-13
老师,你好。请问销售酒、烟,小规模的税率为免税?食品、酒、茶不能开专用发票对吗?
1/835
2022-10-17
(1)分工序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投料程度和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约当产量。 (2)分工序计算各工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和月末在产品加工费约当产量。 (3)采用约当产量法核算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1/2183
2020-06-14
外贸企业收到一张普通发票1000元,税率3%,税额30元,总金额做账1030,已经出口报关了,但是还不知道能不能免税?做账是不是;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1030 贷:银行存款 1030 同时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自营出口货物免税成本 1030 贷:库存商品 1030 那收到报关单和其他商品退税入账,是分开来入账,免税收入和退税收入,还是一起入账?等到申报退税了再调整,是否要转内销?
2/1165
2015-12-01
老师您好,以下是我们公司把产品当成样品送给客户,如何做账麻烦老师写一下 分录,报税怎么报税?
1/1620
2020-02-17
化妆品组合销售,应该怎么交消费税 A产品为高档,B产品为普通 A80+B20=100元 应该按100交还是80交呢
1/3599
2019-07-25
已知甲材料用于生产A产品,材料的成本,税费,售价分别为200 180 5,加工成本,产品售价,产品税费分别为150 380 20。试计算甲材料的跌价准备并作相关分录
1/702
2021-09-11
这间农村合作社,小规模纳税人,做农产品,免税的,这几个月都没业务。那下个月不用申报第一季度的增值税吗?没做过小规模,有没相关的课程给我?
1/740
2017-03-01
我们是农副产品购销一般纳税人筛选费怎么做帐
1/568
2016-04-18
农产品商贸公司的增值税税负?
1/1030
2019-09-02
该企业一般纳税人,收购农副产品,有冷库,给其他公司仓储农副产品,给其他公司开冷藏费票据税率多少
1/1171
2019-09-04
老师好,请问农产品单耗数量是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给定的还是自己算出来的啊,去哪里找
1/6998
2020-05-20
甲产品单价3.14每米,乙产品单价4.81每米,做产品供销合同价税合计50000元,求各自数量怎样计算,没有比例要求?
1/540
2019-01-15
资料:四方工厂用某种原材料同时生产出A、B两种联产品,2016年9月份生产A产品35 000千克,B产品15 000千克,无期初、期末在产品。该月生产这些联产品的联合成本为直接材料1 050 000元,直接人工210 000元,制造费用250 500元。A产品每千克销售价格为35元,B产品每千克销售价格为40元,产品已全部售出。如按系数分配法(A产品为标准产品,其系数为1,B产品系数为1.2),则B产品的成本、毛利和毛利率分别是( )
1/1943
2019-08-23
我们是一般纳税人,进口的免费样品,已经缴纳了进口增值税,会计分录怎么做
1/1688
2022-05-28
资料:红光机械厂200×年9月份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共计42000元。本月生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400件,丙产品500件。各种产品单位消耗定额为:甲产品40公斤,乙产品20公斤,丙产品30公斤。采用定额分配法计算三种产品各自应该承担的材料费用
1/1143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