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2019-03-26 18:27 来源:网友分享
11141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很多人搞不清楚,其实这个内容只是文字读起来有点拗口而已,这两个内容是两个不同概念,知一得二的关系,下面会计学堂小编在下文为大家介绍这个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区别是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率所得到的结果。

应纳税所得额是实现的利润总额。

应纳税所得额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

1、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

2、间接计算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

如企业产生了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的话,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的基础上还要-减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应纳税所得额的正确计算,同成本、费用核算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企业的税收负担。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与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计算的会计所得额(会计利润)往往不一致。当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有关税收法规不一致时,应当依照国家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缴纳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上文介绍了,应纳所得税额是应纳税所得额再乘以所得税率所得到的结果,大家应该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只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内容才行,以防记错账,更多会计上的疑问,欢迎来会计学堂咨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额的区别

     你好;      1.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它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即: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2.应纳税额:是纳税人按“应纳税所得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的税额。 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3. 比如你利润总额是100万;  你纳税调增了10万; 那么你应纳税所得额就是110万 ; 你 应纳税额所得税 =  110万 *25%       

  • 什么叫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

    所得额,就是税基,用于计算要缴纳多少税的基础?税额,就是你要缴纳的税

  • 老师,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所得税的区别?

    比如你的利润总额是100,所得税是25,应纳说所得额就是100.应纳所得税就是25

  •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的区别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是计税的依据 应纳税额是交税的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与应纳税额有什么区别

    同学 “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区别:应纳税所得额是所得额,是计算所得税税额的计税依据;应纳税额是税额,是通过计税基础和适用税率计算出的需要缴纳的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