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

2019-01-24 15:51 来源:网友分享
2357
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以前这增值税留抵是没法退税的,现在可行了,有关该方面的税收政策已经下来,我国深化增值税改革的行政全部落地,更多资讯详情,请点击阅读。

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

增值税顾名思义是对“增值额”征税,主要依赖于抵扣制原则。也就是所有的企业均在抵扣链条中,下游企业在购买上游企业的货物或劳务时,不但支付了货款,还支付了增值税的进项税额;而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销售货物或劳务时,上游企业不但收回了货款,还收回了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这样每个企业均可以用其收回来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去扣减其支付的增值税进项额,而其中的正数的差额即为该企业所需缴纳的税款。事实上,该缴纳的税款并非企业的实际增值税负担,其本质上只是收回来的税金大于支付出去的税金之间的差额。通过该制度,保障了增值税对最终消费者课税的中性原则。

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

哪些企业更有可能成为退税政策施行的对象?

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的范围还是太广泛,如果要缩小范围的话,会优先选择以下范围内的纳税人:

(一)属于《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业机械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10个重点领域的企业。

(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中国制造2025 技术类型

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航空航天装备 科技型中小企业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业机械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增值税留抵退税申报由会计学堂整理,这申报还是要看实际的操作,一些细微处,不是文字能够描述的,本文如上。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我司出口退税率16%,上月增值税申报留抵,43000,出口退税申报应免抵退税额43000.本月申报发现增值税申报留底税额转入了应免抵退税中。对吗?那会计分录呢?谢谢

    您好同学 对的,您的理解是对的。 分录,我们用的是一系列的分录,我全写出来。 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或预收账款--XXX 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销售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贷:库存商品--XXX 不可退税部分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出口退税: 借: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或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 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如何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增值税申报表是指纳税人在每一期报税期限内根据相关税收征收法律、法规要求填写的税收申报表,主要用于纳税人申报当期应纳税款额及通过各种扣除抵减的税收减免额,以便税务机关核实纳税人当期应纳税款额。 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在填写增值税申报表时,需要先填写抵减项目栏,具体来说,首先在销项税额抵减栏填写本期应纳税额,然后在进项税额抵减栏填写本期可抵减进项税额;最后在留抵税额抵减栏填写本期可留抵退税额,即可抵减上限,即本期应纳税额减去可抵减进项税额的差额。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纳税人应当在报送税务机关指定的会计凭证或者其他用于证明减免税额的凭证时,提交适当的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纳税人的情况、减免税额的种类和数额以及相应的证据等内容。 拓展知识:增值税留抵退税是指纳税人缴纳的本期增值税较上一期累计应纳税额多出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将多出部分退还给纳税人的税收减免形式。

  • 最新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申请,具体所退税额是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退税额吗;

    是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退税额

  • 增值税留底退税第五行本期已申报免抵退税应退税额

    这栏是自动的,退税处审核完毕后,留抵税额就会转到这个栏

  • 企业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申请,留抵退税情况确认怎么填列

    填写基本信息:根据系统的提示,如实填写纳税人的基本信息,包括纳税人识别号、名称、联系方式等。 填写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按照实际情况,填写纳税人的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这些信息通常需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来确定。 系统自动列出留抵退税信息:在填写完上述信息后,系统会自动列出留抵退税的相关信息,包括留抵税额、可退税额等。纳税人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确保其准确性 填写本期需申请的留抵退税额: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填写本期需要申请的留抵退税额。这是留抵退税情况确认中最关键的部分,需要仔细计算和填写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