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有哪些?

2019-01-08 11:28 来源:网友分享
647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一直是实务工作的难点,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不仅是会计学堂答疑老师的职责,也是小编的义务,为帮助大家的学习理解,今天为大家准备了: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有哪些?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有哪些?

答: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一、工作底稿法

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损益表项目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本期发生额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相应部分.

第四步,对工作底稿法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

二、调整T形账户法

调整T形账户法的编制程序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每个项目增设差额一行,将期初数的差额计入资产负债表相应栏次.

第二步,开设现金流量表各栏次项目的T形账户.

第三步,从利润表出发,将利润表的各栏次过入相应T型账户的各方.

第四步,根据资产负债表所有非现金项目的差额,逐个依据其账户记录调整计入或过入重新开设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 T型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第五步,依据账务记录在现金流量表 T型账户中调整余额.第六步,根据现金流量表项目T形账户的余额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第七步,根据"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各个T形账户发生情况结合资产负债表的差额,编制补充资料中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三、分析填列法

分析填列法的逻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一般编制逻辑如下所示: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有哪些?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产生的现金流量

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假定本期收入全部收现,那么项目金额主要反映在"主营业务收入"项目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又假设本期确认的收入中有部分是未收现的?可表现为"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项目增加额或"预收账款"项目减少额(简称"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假定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全部反映出本期未收现收入.对应的应收减少、预收增加全部反映出收到前期收入、后期收入那么对上面公式修改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增加、预收减少+应收减少、预收增加=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2、"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业务发生时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企业购买存货时发生支付金额,根据会计分录我们可以得出: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额.假设本期主营业务成本及进项税额的增加并未全部付现.有一部分已增加应付或减少预付,必须进行调整.而对应的应付减少或预付增加,表示付前期的购货或付后期的购货,需要加上.

3、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一般企业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包括工资还有福利.而企业职工有时候还包括在建工程的临时人员.所以经过联系分析得: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4.支付的各项税费

企业一般支付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经过对税金的调整可以得到: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

现金流量表里的现金流量有哪些?

现金流量,是指某一段时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数量,可以分为三类,即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包括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收到返还的税费、经营性租赁、支付工资、支付广告费用、交纳各项税款等.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包括取得和收回投资、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购买和处置无形资产等.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发行股票或接受投入资本、分派现金股利、取得和偿还银行借款、发行和偿还公司债券等.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有哪些?现金流量表听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但是编制时想要完全理解,却是非常困难的.好在会计学堂还有多位老会计可以手把手教你,关注官网一起来学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