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商誉是如何计量的?

2018-08-27 16:41 来源:网友分享
2881
我们都知道,外购商誉也可以成为负商誉.它主要是指企业合并所产生的商誉.那么外购商誉是如何计量的呢?小编在此进行解答,一共有三种计量的方法.下面的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并阐述了其税前扣除的问题.

外购商誉是如何计量的?

一种是割差法.即按照被 并购 企业 总体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各单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之和的差额来确定购买商誉.用公式表示为:商誉价值=购买 总成本 -(取得的 有形资产及可辨认无形资产公允价值总和-承受之负债公允价值总额)=购买总成本-购买的净资产公允价值.其关键是如何正确地确定有关可辨认资产的 公允价值,以及这些公允价值与估计的企业整体的公允价值是否能真正代表企业的未来价值.

第二种是超额收益本金化价格法.这里的 "超额收益"是指比同行业的 平均利润更高的 利润.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步骤是:(1)计算企业的超额收益.超额收益=实际收益-正常收益=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预期 投资报酬率-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同行业平均投资报酬率.(2)将超额收益按选定的投资报酬率予以 资本化.商誉价值=超额收益÷选定的投资报酬率.这种方法是以假定获取超额收益的 能力将永远持续为基础的.而事实上,这种可能性极小.

外购商誉是如何计量的?

第三种是超额收益折现法.即把企业可 预测的若干年预期超额收益依次进行折现,并将 折现值汇总以确定企业商誉价值的一种方法.它将商誉视为企业获取未来超额收益的能力,认为由于商誉为企业所创造的是超额的收益(例如,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所以这种超额收益的 现值可以作为对商誉价值的一种计量.此时,商誉价值=超额收益÷ 平均利润率.这种方法的不足在于缺乏可靠性.估计企业未来的 赢利能力,赚取超额收益的持续时间以及选择确定恰当的 折现率等都是建立在人为假设上的.

外购商誉的税前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

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上述文章对外购商誉是如何计量的阐述了它得三种计量方法.除此之外,文章还讲解了外购商誉税前扣除了问题.看完文章,相信你已经有所体会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什么是商誉?商誉如何进行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一)商誉的初始计量根据第20号准则,合并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若合并成本大于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则应当将其差额确认为商誉;而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将其差额计入合并当期营业外收入,并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中,合并成本应包括以下四项内容:1.一次交换交易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2.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3.为进行企业合并而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也应当计入企业合并成本;4.在合并合同或协议中对可能影响企业合并成本的未来事项作出约定的,购买日如果估计未来事项很可能发生并且对合并成本的影响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购买方应当将其计入合并成本。 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 (二)账务处理1.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该合并方式下,购买方一般应于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以其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体现为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合并当期损益,因购买日不需要编制合并利润表,该差额体现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上,应调整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将合并中取得的符合确认条件的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按其公允价值确认为本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作为合并对价的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处置损益计入合并当期的利润表;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所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视情况分别确认为商誉或是计入企业合并当期的损益。

  •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商誉金额如何计算

    只有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才会产生新的商誉,其金额等于支付对价公允减去按持股比例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老师这个商誉是如何计算的

    合并成本=3000%2B1500=4500万元 按比例计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7000*60%=4200万元 商誉=4500-4200=300万元

  • 这个说法是不是错了,同控不是不会形成商誉吗?还是说同控分内生和外购,内生的不含商誉,外购的含商誉?怎么非同控他写的是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不含商誉吗?

    你好,没有错误,这里指的是你最开始合并方购得这个企业股份时形成的商誉,

  • 这个说法是不是错了,同控不是不会形成商誉吗?还是说同控分内生和外购,内生的不含商誉,外购的含商誉?怎么非同控他写的是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不含商誉吗?

    没有错误,这里说的是初次构成合并时的商誉。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