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账转私账有什么风险?

2018-09-12 14:14 来源:网友分享
17478
会计法是不允许从对公账户转私人账户的,除非是特定的款项,例如:职工工资、津贴,个人劳务报酬,奖金,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等等,公账转私账有什么风险?具体的相关内容请阅读参考下文。

公账转私账有什么风险?

公转私的法律风险

一、有限责任公司法规定,公司所有钱必须受监管,严禁挪做私用,一但进行债权、债务核算,发现有挪为私用情况,轻则公司不受有限责任保护,公司股东有可能负无限责任。重则会被定义为挪用公款罪入刑。

二、税务部门核税是按公司帐的进项和销项核查,如果出现公帐外走帐,没相应纳税凭证,有可能出见偷税漏税嫌疑。

三、银行对公转私走帐要进行反洗钱监管。当数量达一定标准,有可能进入司法调查。

相应的风险防法措施

但是现实公转私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大部分私企老板都这么干,因为钱放在对公账户受监管的限制太多,比如取现限制,用途限制,时间限制等,转到私人账户方便太多。

公账转私账有什么风险?

所以,一般做法就是,造工资表,奖励金,差旅费、备用金等名义提现,一般不要把公帐转到你朋友的私人帐号或法人帐号,也样追查起来就说不清楚。

从公帐转私帐一般需要开证明的,就是证明这笔钱为什么转,需盖公章,比如说转给你朋友的劳务费,什么项目奖励之类的,领用人签字留下凭证,如果支付给非一般纳税人货款,则需开相应普票。

一般而言,转数十万的公转私账,还上了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系统,大可不必担心,但是一年累积过多的话就要注意了。数量过多就会进入重点监控。

总之,公转私不如以前监管那么严格了,出现很多灰色地带,但各项监管的法律法规并没修改或撤消,所以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为好。

阅读完上文,相信关于公账转私账有什么风险你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如果你对此还有更深刻的理解,欢迎向我们会计学堂老师提出来,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公账对私转账,会有什么风险?

    你好,是货款还是往来款

  • 马老师您好,公对私转账和私对公转账有什么风险?

    私对公没有风险。可以是个人向企业购货,保留出货和对方收货凭证,开出给个人的发票。 公对私风险很大。 1、公对私转账,存在挪用公款的风险。 前段时间某公司财务人员挪用巨额公款打赏网络直播平台主播的案子就是典型代表。公司账户的资金往来一般是有票据存根可查的,根据法律规定,公司的资金往来必须受到监管,不可挪作私用,一旦被发现有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的可能会触犯刑法,受到刑事的制裁。 偷税漏税 2、公对私转账,存在偷税漏税的风险。 公司财务做账都需要有原始的票据凭证,很多通过个人账户转出去的款项账面不透明,没有依法纳税的凭证,很有可能不会提供增值税发票,这就会给企业招来偷税漏税的嫌疑,一些企业将公账户中的业务往来资金通过转移到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主管、会计等个人名下账户进行结算,形成公司公司内部的隐秘账本,具有明显的逃避税收征管的意图,一旦被查,企业将会面临补缴偷逃的税款和缴纳巨额的罚款,如果以往存在偷税偷税的行为曾受到过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那么继续实施此行为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被以逃税罪处以刑罚。 洗钱嫌疑 3、公对私转账,存在被怀疑为洗钱的风险。 不少人通过成立空壳公司,以正常经营的名义将来路不明或违法所得的资金通过对公账户与对私账户间进行划转,以达到其洗钱的目的。如今,银行都会建立反洗钱监控系统,如果个人账户大额收款累计次数过多,就会被银行列为重点监控对象,排查是否存在洗钱的可能。(注意:会被列入重点监控对象的不仅仅是金额大,还包括一年内收款次数多的对象)根据大额支付交易的规定: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之间以及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存在金额20万元以上的款项划转属于大额交易,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短期内累计100万元以上现金收付属于可疑交易。 自打金三启用以来,已经有很多企业因为历史资金流水不明,被系统通过税务申报的数据排查出了问题,有虚开发票用来抵税的,也有压根没有入账的不明收支,都被要求补缴税款几十上百万,不补?那就只能等着上门来搬账本吧!

  • 私对私转账有什么风险吗

    是公司货款的吗?

  • 公户向私户转账有什么风险?

    你好! 如果是企业业务需要,是没有影响的

  • 经常私对公转账有什么风险?

    你好,这个私户的账户会被监控,税局可以追查私户的资金来源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