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

2017-11-20 14:01 来源:网友分享
11210
很多人以为摊余成本就是实际上的账面价值,其实不是的,本文来为大家详细说明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具体内容请阅读全文。

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

(1)账面价值是资产或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其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2)摊余成本是在实际利率法下产生的计量属性,是计量利息收入(或分摊利息费用)的基础。摊余成本是会计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特别运用于持有

(3)现行会计准则对摊余成本是这样解释的: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4)资产的账面价值通常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因此,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从概念上说肯定是不能等同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特定的时点上,两者在金额上又会出现一致的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在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中,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在任何时点都是相等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余额,我们将其对照前述摊余成本的定义,很容易发现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而言,摊余成本即为账面价值。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如还有疑问,欢迎点击窗口与老会计在线互动答疑!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