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2019-04-27 15:26 来源:网友分享
409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详情请看会计学堂小编下面的文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答:计算公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收帐款期初数-应收帐款期末数) +(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 +(预收帐款期末数-预收帐款期初数) -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支付的应收票据贴现利息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应支付的销项额 ±特殊调整事项 

特殊调整事项的处理(不含三个帐户内部转帐业务),如果借: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贷方不是“收入及销项税额”则加上,如果:贷应收帐款、应收票据、预收帐款等,借方不是“现金类”科目,则减去。 

①与收回坏帐无关 

②客户用商品抵债的进项税不在此反映。 

2、收到的税费返还=返还的(增值税+消费费+营业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除上述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支出支出) +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付帐款期初数-应付帐款期末数) +(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 +(预付帐款期末数-预付帐款期初数) +库存商品改变用途价值(如工程领用)+库存商品盘亏损失 -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资及福利费-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和摊销的大修理费 -库存商品增加额中包含的分配进入的制造费用、生产工人工资±特殊调整事项 

5、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工资,福利费 +(应付工资期初数-期末数)+(应付福利费期初数-期末数)附:当存在“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时,注意期初、期末及计提数中是否包含“在建工程”的情况。含五险一金和个税。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答: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借款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各项目详细说明: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包括的各种情况,作文一名企业的会计人员,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的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事项是会频繁出现的,如果你阅读了本文内容,不是很明白,那么建议咨询一下会计学堂在线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货币资金包括哪三个项目
    货币资金包括哪三个项目?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大家提及到的货币资金概念一般指的就是包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项目的,这些都是组成货币资金的重要部分;不同类型的货币资金在经营业务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今天,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述文章对此三者不同类型的货币资金资产来介绍的,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2024-06-01 15
  • 应付债券的明细科目有哪些
    应付债券的明细科目有哪些?根据小编老师的做账经验,应付债券的概念指的就是企业为筹集长期自己而发行的债券,那么在账务处理上应付债券的明细科目往往会涉及到三个,分别是面值、应计利息和利息调整三个科目的,这三个明细科目的详细介绍资料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对此内容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用.
    2024-06-07 11
相关问题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如何计算

    你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

  • 累计净现金流的计算是不是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累计净现金流的计算 等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现金流量表里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怎么计算?海关年报要提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动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其中“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里面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吗?

    是的 取得是现金流量表的数据

  • 老师,现金流量表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根据负债表和流量表如何计算?

    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