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成金融去杠杆主力 货币政策会松?华创债券如是说

2017-04-21 09:20 来源:网友分享
1291
目前是去杠杆的关键时期,即使银监会针对具体业务开始加大监管力度,但是货币政策也不会放松。

当然,对理财、资管业务的进一步监管,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监管部门会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这意味着本轮的去杠杆将是一个慢的过程,但也意味着债券市场好转也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第一,路演过程中,客户对银监会出手金融去杠杆后的货币政策变化较为关注,普遍的一种观点是一旦银监会出手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不用那么紧张了。我们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1)金融去杠杆是政治局会议去年7月份确定的大的方向,目前还没有改变的可能。

(2)此前去金融杠杆主要依赖的是货币政策收紧,那么后期焦点确实可能会转向银监会的政策为主。但是对债券市场而言,影响的只是速度和幅度的差别。

(3)反过来思考,如果银监会出手后,央行货币政策放松,那么当资金宽松改变当前曲线过平的情况后,机构还会主动去杠杆吗?显然是不会,因为曲线陡峭后,又可以愉快的加杠杆了。所以,去杠杆的过程也客观需要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偏紧的状态。

第二,从今年以来保费收入增长和保险公司的债券增持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保险也不是债市的解放军。尽管近期从交易层面看,确实有保险在接银行委外抛出来的债券。

(1)今年保险开门红势头减弱,万能险规模下滑明显。

(2)一季度保险公司新增债券投资有限,主要增持同业存单和政金债,但利率债配置节奏明显放缓,这说明了保险公司可能对未来债市更加保守,认为债券收益率仍有上行压力,也有可能是对未来保费增速放缓的被动应对。

第三,时间是债券市场最大的敌人:

(1)如果债券市场表现不能及时改善,去年二三季度大规模新增的委外逐渐到期,可能面临业绩不达预期的更大的赎回压力潮。时间耗得越长,对债券市场越不利。

(2)如果目前资金利率高企的状态不能改变,持续的时间越长,对长期利率的压力越大,因为曲线已经太平了。

(3)如果监管加强持续的时间越长,对银行同业和理财业务会形成更大的萎缩压力,对债券市场的压力也就越大。

(4)目前是国内的监管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压力,而下半年美国的2次加息和年末的缩表又会形成外部的压力,因此等的时间越长,海外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压力也就越大。

一、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货币政策如何配合金融去杠杆?

周四债券利率继续小幅上升,银行委外赎回压力和资金面的紧张使得市场出现调整,对后期债券市场,我们认为需要关注:

第一,央行货币政策会如何配合银监会的金融去杠杆的过程?近期在路演过程中,客户对银监会出手金融去杠杆后的货币政策变化较为关注,普遍的一种观点是一旦银监会出手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就不用那么紧张了。我们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1)金融去杠杆是政治局会议去年7月份确定的大的方向,目前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其他政策都不会改变既有的方向。而且这一轮金融监管是在一行三会统一协调下进行的,应该不存在不同部门此消彼长的监管力度的变化。

(2)从幅度上看,如果此前金融去杠杆主要依赖的是货币政策收紧,那么后期焦点确实可能会转向银监会的政策为主。但是对债券市场而言,影响的只是速度和幅度。如果是第一个阶段,以货币政策收紧为主,银监会并没有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那么对市场而言,资金会非常紧张,但银行的同业业务并没有受到限制,所以银行会借高成本的负债去死扛,对债券市场而言,资金成本太高,只是杠杆死不了。到了第二个阶段,银监会出手限制同业业务扩张,那么即使央行流动性收紧程度缓和一点,资金成本可能不再飙升,但银行同业业务限制了,去杠杆也就会真正的开始了,对债券而言,压力会更大一些。所以,不管是第一个阶段还是第二个阶段,对债券市场而言,压力都是客观存在的,无非是第二个阶段,去杠杆真正的开始了,压力更大一些。

(3)反过来思考,如果银监会出手后,央行货币政策放松,那么当资金宽松改变当前曲线过平的情况后,机构还会主动去杠杆吗?显然是不会,因为曲线陡峭后,又可以愉快的加杠杆了。所以,去杠杆的过程也客观需要央行货币政策维持偏紧的状态。

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是去杠杆的关键时期,即使银监会针对具体业务开始加大监管力度,但是货币政策也不会放松。当然,媒体报道,央行马骏表示对理财、资管业务的进一步监管,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监管部门会充分考虑相关政策对市场的影响。这意味着本轮的去杠杆将是一个慢的过程,但是也意味着债券市场好转也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

第二,保险不是目前债市的解放军。近期在与客户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观点认为,受监管趋严和债市快速调整影响,在银行调整自身资产负债与业务结构以应对监管的过程中,会出现监管指标好的大行或者不受MPA考核的保险机构承接小行资产的情况,因此对债市的影响较为有限。我们在周二日报中已经详细介绍过大行并不是债市的救世主,然而从今年以来保费收入增长和保险公司的债券增持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保险也不是债市的解放军。尽管近期从交易层面看,确实有保险在接银行委外抛出来的债券。

(1)今年保险开门红势头减弱,万能险规模下滑明显。往年保险机构开门红现象非常明显,会对债市需求形成支撑,但今年以来保险开门红势头明显减弱,前两个月保费收入累计同比增31.27%,较去年同期下降20.24个百分点。此外,自去年以来监管层对万能险收紧政策明显,直接导致今年以来万能险规模大幅下滑,前两个月万能险发行规模接近0.16万亿,较去年同期下滑60.68%。因此,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和万能险发行规模下滑对债券需求产生负面影响,目前债券投资规模在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占比已稳定在40%左右水平。

(2)一季度保险公司新增债券投资有限,主要增持同业存单和政金债,但利率债配置节奏明显放缓。从中证登和上清所债券托管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保险机构主要增持了1136亿同业存单和1130亿元政金债,但二者配置节奏差异明显。政金债方面,随着去年底债市快速大幅调整,今年一月保险公司当月大幅增持国债744亿元政金债,但即使一月以后国开债收益率维持高位,保险公司依然明显放缓政金债配置,2月和3月分别增持31亿和355亿。同业存单方面,由于资金面持续紧张,今年以来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快速上行,持续超过10年国开,因此保险公司一季度逐步增持同业存单,且每月增持规模不断增加,分别为181亿、367亿和587亿。

虽然目前利率债绝对收益已较去年明显上升,但今年以来保险公司放缓利率债配置、加快同业存单配置说明了保险公司可能对未来债市更加保守,认为债券收益率仍有上行压力,也有可能是对未来保费增速放缓的被动应对。

第三,时间是债券市场最大的敌人,我们认为时间对市场的影响在于:

(1)如果债券市场表现不能及时改善,那么去年二三季度大规模新增的委外逐渐到期,可能面临业绩不达预期的更大的赎回压力潮。所以,时间耗得越长,对债券市场越不利。

(2)如果目前资金利率高企的状态不能改变,那么持续的时间越长,对长期利率的压力越大,因为曲线已经太平了。

(3)如果监管加强持续的时间越长,对银行同业和理财业务会形成更大的萎缩压力,对债券市场的压力也就越大。

(4)目前是国内的监管成为债券市场的主要压力,而下半年美国的2次加息和年末的缩表又会形成外部的压力,因此等的时间越长,海外对国内债券市场的压力也就越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怎么开展
    财务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怎么开展?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在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则导致财务预算实际上的执行结果和最初的预算有所差异的。那么对此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小编老师认为可以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开展的,具体的内容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如果你们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9-22 15
  •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作为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工具的合规选择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在管理会计工具上选择学员们需要考虑到一些相关要素的,比如说管理会计工具的功能全面性、易用性、可拓展性以及安全性等等,其中功能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学员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的,关于公司管理会计工具选择的相关要点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4 11
  •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在财务领域中RPA的全称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概念,对于企业财务来说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电子票据电子化报销的审批效率的;相信你们应该知道,这个RPA系统就是可以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5 9
  •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公司财务数字化的转型试点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于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融合。通常来说业财融合中,公司应当是需要先做到业务流程化、其次就是财务数据IT化,最后就是对数据业务化进行转型的;相关的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都是有所启发的。
    2025-09-26 9
  •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中,动态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通过预算动态管理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在预算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但是很多学员们对于这个动态管理的具体落地措施不是很熟悉。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文中进行一一介绍,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9-29 4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