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该如何开展
首先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职能的变化。在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更多的是执行线上处理,内部审计不再只是传统的审阅账簿、凭证与报表,要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首先是需要建立起审计模型,通过输入数据并在审计模型中加以分析,得出更多更为细致且有价值的信息,在更为精密深入且细致的分析下发现数据间潜在的联系,从而提高服务质量,为防范企业经营运营风险提供助力,增强审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其次,要将企业内部审计与财务共享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财务共享平台进行内部审计,及时从中提取所需信息,从源头入手,实现审计方法及审计流程方面的革新。
最后,企业对于该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进行优化。信息技术发展下,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单掌握传统技能是无法完全适应财务共享下的审计工作,为确保内部审计顺利革新,我们更需要的是掌握专业知识与电算化技术及统计方法的复合型审计人才,更需要具有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计量学、会计学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
内部审计师考试科目和范围包含什么?
第1部分:《内部审计基础》,考察领域包括:内部审计基础知识,独立性与客观性,胜任能力及应有的职业审慎,质量保证与改进程序,治理、风险管理和控制,舞弊风险。
第2部分:《内部审计实务》,考察领域包括:管理内部审计活动、计划审计业务、执行审计业务、沟通审计业务结果并监督进展。
第3部分:《内部审计知识要素》,考察领域包括:业务敏感度、信息安全、信息技术、财务管理。
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该如何开展?通过上文相关资料的解读,关于在财务共享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工作开展,相信你们应该有所了解的,如果你们想要学习更多更全面的内部审计知识,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报名学习;在这里,相信很多学员们也注意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审计人员也是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更多财务知识丰富自己,才能不会被时代淘汰的,有什么想要提升的财务技能都可以来这里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