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怎么回事

2023-07-08 09:49 来源:网友分享
406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按照会计准则要求,在收购、合并、合资等情况下综合考虑被收购方与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量,采取可比合并或不可比合并,统一报表并考虑相关交易的情况,从而完整地表达集团或公司的财务状况。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怎么回事" alt="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怎么回事"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是指当集团或公司通过收购、合并、合资或其他方式获得其他单位或业务时,将被收购方的财务报表和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合并起来统一编制的行为。它是按照会计准则要求,为了表达集团或公司的财务状况,完整和准确反映集团或公司组织内部经营活动状况,采用合并方式来对归属于母公司和它所控制的被收购方所有的财政会计和经营数据进行统一编制。

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一般以资产量和负债量的大小为准,一般在资产量达到或超过其他单位或业务母公司自身资产量的20%,负债量达到或超过母公司自身负债量的20%,就应该采取合并方式。

拓展知识: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有两种,一种是可比合并,即在母公司报表中将被收购方会计与母公司会计报表相比较和结合起来编制;一种是不可比合并,即只在母公司报表中编制出被收购方持续运营的经营活动。此外,在合并财务报表时,还会考虑有无影响集团经营的个别关联交易的情况,以给出完整准确的审计报告。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
    管理会计工具怎么选才合规?作为企业管理会计人员,对于管理会计工具的合规选择是非常重视的,因为在管理会计工具上选择学员们需要考虑到一些相关要素的,比如说管理会计工具的功能全面性、易用性、可拓展性以及安全性等等,其中功能全面性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学员们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的,关于公司管理会计工具选择的相关要点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4 16
  •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
    如何用 RPA 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在财务领域中RPA的全称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概念,对于企业财务来说就是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电子票据电子化报销的审批效率的;相信你们应该知道,这个RPA系统就是可以解决票据录入效率低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5 12
  •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
    财务数字化转型试点该选哪个业务线?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公司财务数字化的转型试点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于业务和财务之间的融合。通常来说业财融合中,公司应当是需要先做到业务流程化、其次就是财务数据IT化,最后就是对数据业务化进行转型的;相关的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都是有所启发的。
    2025-09-26 14
  •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
    软件企业预算动态管理怎么落地?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在公司的预算管理中,动态管理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通过预算动态管理可以更好的帮助企业在预算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更好的控制成本;但是很多学员们对于这个动态管理的具体落地措施不是很熟悉。今天小编老师将会在下文中进行一一介绍,希望你们都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9-29 8
相关问题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怎样确定?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原则

    一、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第七条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第八条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一)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二)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三)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四)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第九条规定,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 新准则在确定合并报表范围时,既重视数量标准(半数以上),包括直接拥有、间接拥有、直接加间接拥有;又强调质量标准(实质控制)。无论是量的标准还是质的标准,其实质都是“控制”。但这种双重标准的存在,产生了一个弊端,即在对间接控股和交叉控股的处理上,造成了一种混淆不清的局面,直接影响了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下面通过举例加以说明。 (一)多层控股 (二)交叉控股 在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时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优先考虑加法原则,即实际拥有一个企业经营、财务决策及获益的权力,无须计算有效的持股比例,就可以直接将子公司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对持股比例的计算,由于乘法原则得出的实际持股比例体现的是拥有子公司净资产的比例,比加法原则的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所以应该采用乘法原则编制合并报表,计算合并数额,即在确定合并范围时应运用加法原则,在编制合并报表确定持股比例时应运用乘法原则。 二、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考虑如下主要因素: 1、母公司为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直接或间接设立特殊目的主体。 2、母公司具有控制或获得控制特殊目的主体或其资产的决策权。比如,母公司拥有单方面终止特殊目的主体的权力、变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权力、对变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否决权等。 3、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具有获取特殊目的主体大部分利益的权力。 4、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承担了特殊目的主体的大部分风险。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如何确定?具体包括那些企业

    母子公司,总分公司。。。。。。。。。。。。。

  • 年度关联交易财务状况分析表(报告企业合并报表信息),这个关联的信息是以合并范围内的关联方+非合并范围内关联方,还是仅仅非合并范围内关联方而已,即抵消内部后的合并报表数据,

    这个表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关联申报和同期资料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2号,以下简称“42号公告”)的规定,在公司年度汇算清缴时同时报送的,是按单个法人单位报送,不是合并报表口径,要包括合并范围内+非合并范围的关联方

  • 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吗?

    这个的话,一般情况,都是这样的。 不过,如果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且不存在为其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子公司,则不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该母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其对所有子公司的投资,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