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什么

2023-07-06 14:58 来源:网友分享
622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一般公众,这些监督的主体可以通过立法、制定政策、审计及自律机制等方式保护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可靠性,公众可以及时发现失真信息,此外,道德氛围的形成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内容。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主体是什么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一般公众。

政府部门作为发布会计准则的主要主体,会立法、制定相关的政策,以及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确保企业报告的准确可靠性。

行业组织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主体之一,行业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可以提供一种自律的监督机制,这种自律机制不仅可以保护企业自身也可以保护会计师实施事实准确的报告。

一般公众也是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主体之一。一般公众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企业报告提供反馈,一方面可以引起企业认识到自身的缺陷,另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失真的情况。

拓展知识:从道德上讲,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也是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师应坚持正义、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勇于承担责任,排斥任何形式的腐败和不正当交易,从而提高行业的整体形象,为企业创造安全、稳定的投资和经营环境。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新收入准则下时段性收入如何确认
    新收入准则下时段性收入如何确认?按照新收入准则相关规定,对于企业的时段性收入的确认则是需要通过多个方面来确定,比如说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取得消耗的经济利益、客户能够控制履约过程中的在建商品以及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企业享有有累计收款权等等。关于这些时段性收入确认的介绍资料都在下述文章中,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2 20
  •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怎么应用
    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怎么应用?据小编老师理解,学员们如果想要弄清楚标准成本法在制造业公司的应用方向,那么学员们首先是需要清楚标准成本法的定义,说的就是企业在日常核算管理中,购买的材料和实际领用材料是都按照先确定的标准入账,月末的时候再按照实际发生计算;在下述文章中小编老师将会整理标准成本法具体应用知识进行阐述,希望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2 16
  • 财务外包服务质量不达预期该怎么应对
    财务外包服务质量不达预期该怎么应对?通常来说,当公司想要将其财务某些事项或者流程不想自己做,想要外包给第三方具有财务资质的机构,那么往往就是会选择财务外包的方式。但是财务外包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外包机构的效果达不到预期。因此学员们需要学习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今天小编老师将会从自身角度来为学员们讲解这种不达预期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希望对你们有用。
    2025-09-23 17
  •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内部管控流程怎么建
    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内部管控流程怎么建?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不管是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理解,还是从会计事务所内部制度的理解,反洗钱都是制度的一条红线的,这个红线也是很多会计事务所非常重视的内部管控。今天,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来讲解会计事务所如何进行反洗钱内部管控的,有兴趣了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也许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7 8
相关问题
  • 会计的社会监督是指以投资者为主体的社会群体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同学你好 请问您这边的问题是?

  • 会计监督的主体是什么

    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范畴。

  •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有哪些

    1、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主体包括: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政府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1分) 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范围包括: (1)各单位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1分) (2)各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1分) (3)各单位的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1分) (4)各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1分)

  • 会计的监督主体是

    会计监督主体是指会计监督行为的具体实施者,任何有权对会计活动施加影响的机构和人员都属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范畴。

  • 会计主管有监督指导业务作用,那这个监督指导具体指什么意思?

    就是遇到新业务的会计处理,会计主管是有责任对其他会计进行业务指导的。至于监督就是事前事后监督审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