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的后续计量原则是指,投资者可以根据投资合同的到期日期,每次根据投资者侧计算的投资收益,实时计提投资收益。
一般而言,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的后续计量原则过程中,投资者会首先分析投资者侧的基本收益,以及投资收益的可靠性、可支配性和可变现性,并根据有关要求,提供相关证明,以确保其计提的投资收益是可靠的、可支配的、可变现的。
投资者计算投资收益时,还需要考虑投资收益的折旧率,以确定投资者可能会受到的折旧影响。如果投资收益的折旧率高于根据证券市场习惯认定的折旧率,投资者可以采取适当的折旧补偿措施,以缓解投资收益损失的影响。
由于投资者侧投资收益需基于投资者既定初始日期的投资预期收益来确定,因此投资者在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的后续计量原则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先估计、后实际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按投资余额的回报率估算投资收益,以拟定计提计划。
此外,投资者在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的后续计量原则实施过程中,还应考虑与投资相关的税收政策,例如投资者可以根据有关税收政策就投资收益与税收抵免。
拓展知识: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益的后续计量原则,也称为“持股至到期原则”,是一种与投资有关的会计原则,即投资者可以根据有关投资协议,以投资余额的回报率折算后的形式,每次按投资收益实时计提投资收益,而不必等到投资到期日期才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