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的管辖有哪些?

2023-02-18 09:33 来源:网友分享
326
行政诉讼的管辖可分为四类,即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争议案件、行政行为构成侵权案件、行政管理机关造成损害赔偿案件及行政认证和行政审批案件,另外也可按当事人位置或范围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审查、追责和纠纷诉讼。

行政诉讼的管辖有哪些?

行政诉讼的管辖,是指对涉及行政法律案件的处理及审理程序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通常行政诉讼的管辖,可以大致分为四类:

一是行政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的争议案件。例如行政机关发布的规章措施,有关行政机关的发放行政许可,行政机关发布并实施的行政处罚决定等。

二是行政行为构成侵权的案件,这类案件包括行政行为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案件,例如行政行为侵害公民财产权利、婚姻权利以及人身权利等。

三是行政管理机关由于行政失误或过失而造成的损害赔偿案件,这类案件通常由受损人维权,要求行政机关政府担负赔偿责任。

四是行政认证和行政审批案件,这类案件主要涉及行政机关认可做出的行政裁定决定。

拓展:

另外,行政诉讼还可以按照当事人所处位置,进一步划分为由政府管理机关构成和由社会公众组成的诉讼,前者是上诉机关对下级机关的行政行为,后者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根据不同的管辖范围,行政诉讼可以划分为行政审查诉讼、行政追究责任诉讼、行政纠纷诉讼等。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流程自动化对小微企业有哪些实际价值
    财务流程自动化对小微企业有哪些实际价值?虽然对于很多小微企业来说,控制经营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经验,很多小微企业也开始慢慢的接受财务流程自动化的上线,因为通过这个流程自动化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可以降低财务错误率等等;具体的实际价值小编老师将会在这里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理解和学习有所帮助的。
    2025-09-27 12
  • 税负率异常波动怎么向税局说明
    税负率异常波动怎么向税局说明?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在这里学员们提及到的税负率异常波动指的就是税务局发现公司申报的税负率和同行业平均数值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日常的税务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税负率过低的情况。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税务人员需要向税务机构部门说明原因的。相关的原因小编老师将会在下文中进行阐述,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理解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9-30 9
相关问题
  • 行政诉讼的流程有哪些民政诉讼的流程有哪些

    这两者流程都是一样的 首先是递诉状,然后法院这边受理,然后审理,最后 判决

  • 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地有那些?

    你好 看实际情况来 :(1)、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即诉讼一般由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如果被告是公民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公民的住所地"是指公民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己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住所地"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对于没有办事机构的公民合伙,合伙型联营体等提起的诉讼,可由被告注册登记地法院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殊地域管辖有以下八方面的内容: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理。   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保险标的物是运输工具或者运输中的货物,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运输工具登记、注册地、运输目的地,保险事故发生地等的法院管辖。   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等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专属管辖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某些案件必须由持定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他人民法院无权管辖.专属管辖有以下两种情况: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规定这两方面的专属管辖,排除了其他法院对这两类案件的管辖权。   (4)、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是指合同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用协议的方式来选择解决他们之间争议的管辖法院,又称为约定管辖或合意管辖。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 当事人之间不存在管辖协议时,下列关于民事诉讼地域管辖的表述中,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有(   )。A.因合同纠纷引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B.因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航空器登记地人民法院管辖C.因确认股东资格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D.因票据纠纷引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您好,选项AD所述正确,不当选

  • 行政处罚的管辖权都有哪些

    (一)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指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在实施行政处罚方面的分工。根据行政违法案件的性质、情节、社会影响及应给予的行政处罚等的不同,行政机关依级别的高低分别行使行政处罚的管辖权。 (二)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因对同一违法行为的处罚管辖权问题发生争议时,由有权机关以决定的方式指定某个行政机关对该违法行为进行管辖、实施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第21条规定:“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这里的“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就是有权进行指定的机关,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一级行政机关。因为指定管辖实质上是行政机关依行政领导权所做出的一种决定,在两个涉及管辖争议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领导同属于一个行政机关时,由该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指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当两个行政机关的上一级领导不是同一行政机关时,上一级行政机关显然无权对此作出决定,就必须由对两个行政机关都有行政领导权的行政机关做出决定,这也就是“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 (三)职能管辖 职能管辖是指行政机关依据各自不同的行政管理职能对行政处罚案件管辖所作的分工。违反了哪个方面的行政管理事项,就应当由对该行政管理事项享有管理权和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依法查处,这是行政管理专业化的要求。 (四)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指同种职能的行政机关之间在实施行政处罚方面的地域分工。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这是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

  • 民事诉讼级别管辖的具体分级标准

    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我国的法院有四级,并且每一级都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因此需要运用级别管辖对四级法院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进行分工。 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 民诉法是根据以下三个方面的标准来确定案件的级别管辖的: 1.案供的性质。案件性质不同,审理起来难易程度也不同。重大涉外案件在性质上不同于一般涉外案件。专利案件、海事、海商案件专业性强,在性质上也不同于一般案件。这些性质特殊的案件,应当由较高级别的法院管辖。 2.案件的繁简程度。案件情节有简单和复杂之分,简单的案件审理起来相当容易,复杂的案件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案情越复杂,审理的难度越高。因而在确定级别管辖时,有必要考虑案件的繁简程度,将简单的案件分配给低级别的法院,将复杂的案件分配给级别较高的法院。 3.案件的影响范围。案件的处理结果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的案件仅在基层法院的辖区内有一定影响,有的案件则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案件影响范围越大,对审判质量要求就越高,所以要根据案件影响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级别管辖,将影响范围大的案件分配给级别较高的法院。并且影响范围与法院的级别呈正相关关系,影响范围越大受理该案件的法院的级别越高。 从各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看,一般都是以争议标的的金额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主要标准。我国在司法解释中也用争议标的数额来确定级别管辖。2008年2月3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2008年《调整管辖标准通知》),该通知大幅度提高了高级法院、中级法院受理第审民商事案件争议标的的金额,并规定婚姻、继承、家庭、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等案件,以及群体性纠纷案件,一般由基层法院管辖。2008年《调整管辖标准通知》扩大了基层法院、中级法院的管辖权限,使绝大部分民商事案件均由这两级法院受理。2015年4月30日,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调整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调整管辖标准通知》),再次提高了这两级法院级别管辖的数额标准,如对当事人住所地均在受理法院所处省级行政辖区的第一审民商事案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的高级法院,管辖标准为诉讼标的额6花元以上。 三、各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一)基层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我国是用除外法来确定基层法院的管辖范围的。依据《民诉法》第17条的规定,除了法律规定由其他三级法院管辖的案件外,都由基层法院管辖。这一规定实际上把大多数民事案件都划归基层法院管辖。当事人的住所地、争议财产所在地、纠纷发生地,一般都处在特定的基层法院的辖区之内。由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既便于当事人参与诉讼,又便于法院审理案件。 (ニ)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四类 1.重大的涉外案件。涉外案件是指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涉外案件分为一般与重大两类,一般涉外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由中级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是指争议标的额大,或者案情复杂,或者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涉外案件(《民诉法解释》第1条为了保证涉外民商事案件的审判质量,最高法院对部分涉外民商事案件规定了集中管辖。所谓集中管辖,是指这部分涉外民商事案件不再依据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等与法院地之间的联系来确定管辖,而是将这些案件集中到由最高法院确定的少数法院管辖。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这是指案件的影响超出了基层法院的辖区,在中级法院区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3.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用人单位申请撤销劳动争议仲裁越决案件。 4.最高法院确定由中级法院管辖的案件。目前这类案件主要有:(1)海事、海商案件;(2)专利纠纷案件;3著作权纠纷案件:(4)重大的涉港、澳、台民事案件;(5)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和垄断民事纠纷案件;(6)公益诉讼案件。 (三)高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高级法院的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审理不服中级法院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因此,高级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数量是相当少的,仅管辖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各地一般都是把诉讼标的额大的民事案件作为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具体数额由最高人民法院来确定,如根据(调整管辖标准通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的高级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金额为5亿元以上的案件。 (四)最高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一类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另一类是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在审判实务中,最高法院这一权力基本上是备而不用的。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