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为何预先估计

2020-01-16 10:02 来源:网友分享
3045
有的会计人员在做利润表的时候会发现,会将所得税费用进行预先估计的处理.那么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为何预先估计的呢?想解开这个问题的疑惑,那么跟着会计学堂小编的步伐,一起在下文阅读与问题有关的资料吧,答案就在下文中.

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为何预先估计

利润总额不考虑纳税调整事项的影响,例如,免税收入,不征税收入或业务招待费和广告费的超标等等.

企业所得税费用项目是在利润规划时估计的,并已列入现金流量预算.它通常不是根据利润总额和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因为有诸多纳税调整的事项存在.此外,从预算编制程序上看,如果根据本年利润(利润总额)重新计算所得税,就需要修改现金流量,引起信贷计划修订,进而改变利息支出,最终又要修订本年利润(利润总额),从而陷入数据的循环调整.

利润表中的所得税是根据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求得的.

在会计实际操作时,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时常存在差异.

其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目的不同.

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为何预先估计

所得税该怎样入利润表?

1、这个季度的企业所得税在下个季度初缴纳,虽然缴纳的所得税没有在这个季度凭证中入账,但是,这个季度末要做提取、结转所得税凭证,而季度末所得税已经结转到本年利润中了.所以,利润表中的所得税项目,要按所得税结转金额填上.

2、账务处理

(1)季度末提取时

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季度末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3)下月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等

企业会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为了达到财务会计的目的,即尽量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

它是根据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和收入实现原则来确定利润总额.而应纳税所得额则是实现税收的目的,即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确定企业应缴纳所得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要考虑到递延所得税和一些税前扣除项目等等,往往还没有进行扣除,所以一般在进行制作利润表的时候会先进行预先估计.本篇文章对于"利润表预算的所得税费用为何预先估计?"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专业的问题还是需要专业的平台进行查看,会计学堂是专业的会计资讯平台,快来点击查看吧.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快递服务增值税政策有啥变化
    快递服务增值税政策有啥变化?根据最新公布的快递服务增值税的政策公告,对于快读服务行业增值税的政策做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主要调整的项目包含税率调整,统一按照6%的税率来计算的,其次就是政策使用范围以及不征税情形的规定等,这些针对快递服务增值税政策变化的相关介绍资料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学员们有意学习的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内容,说不定对你们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9-24 31
  • 经营分析如何用收支数据支撑决策
    经营分析如何用收支数据支撑决策?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作为公司三大部门之一的财务部,在公司进行经营分析的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对于公司管理着或者投资者来说,财务数据可以给公司的战略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那么至于如何进行支持,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通过几个方面来讲解,如果你们正好对此问题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9-29 10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