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区别

2019-09-03 10:19 来源:网友分享
22819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来帮助自己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那么不管对企业自身还是投资人而言,他们必定是需要了解企业的价值.那么您知道企业是如何去做估值判定的吗 ?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又有什么区别呢?

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区别

公司估值可分为投资前估值和投资后估值,二者的关系为:

投前估值指的就是投资人进入前,企业或者投资机构给予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估;

投资后估值=投资前估值+投资额;

而投资人获得的公司股权比例=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区别:

估值包不包括你的投资款

实例: 企业投前估值1亿元,你投资1000万,那么企业价值就是1.1亿,你的股权比例是1000万/1.1亿;如果投后估值是1亿,你的股权比例是1000万/1亿.

相同估值下,投前对于创业者更有利,投后对于投资人更有利,核心是所占股权的问题.

至于对于期权池的影响,影响来自于期权池设立的时间.

一般在融资前,设立期权池,融资后,会相应的稀释期权池的股权比例,比如你拿出20%作为期权池,之后融资10%,融资后你的期权池就变成了18%.

而在融资后设立期权池,往往稀释的是原有股东当然包括投资人的股权,比如,投资人持股10%,你现在要增发20%作为期权池,相应的投资的股权比例就变成了8%.

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区别

怎么去估值?

在估值层面上,大致分为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大类,一个企业适用于哪个估值方法,具体看企业的具体情况,下面大致介绍几种方法:

(1)相对估值

相对估值就是和别的公司对比,主要有两种方法:

可比公司分析和先例交易分析.

可比公司分析拿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做参照,先例交易分析以过往的并购案例为坐标.

一家公司上市后每天都有买卖,就会有实时定价,所以把价格除以某个公司的盈利指标(比如销售额、运营收入、净利润等),即可得出一个"倍数"用来和同行业公司对比.

可比公司分析适用于公司要上市了,看看同行业都是什么倍数,或者并购的时候作为参考,看是否需要更多溢价.

而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的股票只在交易时会有新的定价(股权融资、出售老股等).除非已参与了上一轮交易,否则外界只有靠挖公司官网、年报、新闻等才能找到上一轮定价.先例交易分析是并购中较常用的方法.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控制权溢价,即控股一家企业所需要付出的溢价.因为控股了就可以指派董事、替换管理层、裁员、卖掉不赚钱的部门等.这些决策权比买一家公司的股票等着升值和分红更值钱.

而可比公司分析看的是公司上市交易水平,是不包含控制权溢价的,所以做一桩获得控制权的并购,都是看历史上可比公司的先例控股交易.

(2)绝对估值

绝对估值有两种常用方法:

现金流折现分析和杠杆收购分析.

绝对估值比较复杂,需搭建模型,有很多预测的细节,简单的预测只需粗略的利润表,复杂的模型三张报表都需搭建,销售需要细分化预测和借债偿付单独预测.

现金流折现分析是将估值对象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但由于主观因素对假设影响较大,很多时候主要作为参考(算出来的是每股股价).

杠杆收购分析则主要关注估值公司未来产生的回报,常用于私募基金投资(算出来的是IRR回报率).

IRR回报率:内部回报率(Inner rate of return),又称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收益率.实质上,它是能使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二者没有太大区别,只是算的是回报,主要适用于投资人,而且大部分适用于私募股权基金或对冲基金,因为他们真正赚大钱的投资大多要加杠杆.

杠杆就是借钱,需还本还息,所以适用于现金流强或有大量可抵押资产的公司,这些公司即便碰到了问题,也能卖资产偿还债务,不会弄到公司清算,损失股权价值.

以上就是会计学堂小编为您整理的企业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的相关知识,通过对其定义的解释,以及投资估值的算法介绍,相信您已经清晰的掌握了企业估值的核心内涵.若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随时咨询会计学堂在线老会计或专业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金融负债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规则
    金融负债重分类的会计处理规则有哪些?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金融负债通常说的就是金融资产产生的负债行为,针对企业金融负债重分类处理,涉及到的会计处理规则有很多方面的,比如说有确认原则、计量原则、后续计量原则、披露原则、套期会计原则以及其他原则等等。因此,关于金融负债重分类会计原则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大家都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8-16 12
相关问题
  • 老师想问下这个投前估值与投后估值 是什么意思呢,投前投后这个应该怎么计算呢。求解

    同学 你好 公司估值可分为投资前估值和投资后估值,二者的关系为: 投前估值指的就是投资人进入前,企业或者投资机构给予企业的投资价值评估; 投资后估值=投资前估值+投资额; 而投资人获得的公司股权比例=投资额÷投资后估值。

  • 交易前估值与交易后估值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呢?

    这是用于私募基金与风险投资领域的术语。一般叫做投前估值、交易前估值;投后估值、交易后估值。 1.投前估值是指在资产投资或融资之前对的公司价值的评估值,是公司公司在将外部融资额加入资产负债表之前的价值。 2.投后估值,是指将外部融资额加入资产负债表后计算而得到的公司价值。 优劣举例:如果企业投前估值10000万元,你投资1000万,那么企业价值就是1.1亿,你的股权比例是1000万/11000=9.09%;如果投后估值是10000万元,你的股权比例是1000万/10000万元=10%

  • 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增值后投资方与被投资方会计如何处理?

    您好!一、企业兼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一)被兼并企业的账务处理 一是被兼并企业评估后的会计处理。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按照规定由法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财产进行资产评估,该项资产评估事项属于企业产权变动事项,在评估结果报有关部门核准或备案后,应按如下原则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应按批准评估备案的资产价值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流动资产、长期投资以及无形资产,应当按照评估备案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二是被兼并企业结束时的会计处理。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的企业结束旧账时,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保留法人资格的企业,仍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也可以结束旧账。另立新账。企业无论是继续沿用原企业账册还是另立新账,均应将被兼并企业的净资产全部转入实收资本。  (二)兼并方企业的会计处理 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被兼并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采取有偿方式兼并的,按照各项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按照成交价值高于评估确认的净资产的差额,借记“无形资产——商誉”科目,按照确认的各项负债数额,贷记所有负债科目,按照确定的成交价值,贷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企业支付价款时,借记“专项应付款——应付兼并企业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的,应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如有差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二是兼并企业仍保留法人资格情况下的处理。企业有偿兼并其他企业,作为长期投资处理,按支付的价款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年终进行财务核算时,兼并企业在编制个别会计报表时应对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其长期投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企业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取得被兼并企业资产的,按划转的净资产,借记“长期投资”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二、企业对外投资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只有以实物资产对外投资时需要进行资产评估,在评估结果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或备案并投资成功后,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均要按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企业间进行股权重组或以非现金资产对外投资,应按非货币性交易的原则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作为股权投资差额,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某单位(投资成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企业以放弃非现金资产而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首先应当扣除按规定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投资成本与所放弃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扣除未来应交所得税后的余额,记人“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企业处置该项投资时,原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金额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待企业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时,已实现的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的金额,可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企业以现金对外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也比照上述原则处理。  三、企业改制资产评估增减值会计处理  企业改制必须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授予有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评估发生的增减值报经有关主管部门立项确认。企业会计人员在接到评估确认通知后,应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做好相应的会计处理。  (一)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增值的会计处理 根据财税字[1997]第77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内资企业股份制改造,1997年7月1日以后,评估增值不折成股份,扣除未来所得税后的余额,计入资本公积增值准备,按税法规定须缴纳所得税。企业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可以按照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也可以按照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  按照评估调账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折旧。资产评估增值部分不折成股份,并按税法规定在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需要征税,在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价值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时,应将按规定评估增值未来应交的所得税记入“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扣除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后的差额,记人“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科目。公司按规定于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时,或按规定的期限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时,其应交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原计入资本公积的资产评估净增值准备,因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应将该“资本公积准备”转入“其他资本公积”;待评估资产增值价值实现后,该转入的“其他资本公积”方可按规定程序转增股本,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科目,贷记“股本”科目。对于资产评估增值如何结转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从理论上讲,应当在各项评估资产计提折旧、使用或摊销费用时分别项目处理。但由于在股份制改组时,资产评估是将资产增值和减值相抵后的净额计入资本公积,在实际工作中很难一一对应,可考虑按照税法规定采用综合调整办法,即对资产评估增值额不分资产项目,均在以后年度纳税申报的成本、费用项目中予以调整,相应调增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按照每一项目的实际增减值情况逐项调整。  按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折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公司只将按照固定资产的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部分计入成本费用,则评估增值部分不需要计算未来应交的所得税,公司应将评估增值部分全部计人资本公积。在计提折旧时,公司应按固定资产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借记有关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按评估增值后的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折旧与按原账面原价计提的折旧之间的差额,或按规定的期限(不超过10年)平均转销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二)国企改制资产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 对于评估减值的会计处理,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明确规定,实践中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直接冲减资本公积,另一种是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这两种处理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区别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处理方法。  四、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增值会计处理  《清产核资试点企业有关会计处理规定》[(93)财会字80号]文件规定:企业主要固定资产价值重估后,经过验收核实,应相应调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重估后如为增值,按固定资产原值增值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按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额,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累计折旧”科目。清产核资发生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会计上不确认收益,评估增值的部分可计提折旧。此外还有向银行贷款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按财会二字[1995]25号文件规定,资产重估增值只有在法定重估和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才能调整被重估资产账面价值。企业因向银行贷款,由贷款银行指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进行资产重估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只能作为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的依据,不属于法定重估业务,企业不得自行调整资产的账面价值。

  • 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中的评估增值和评估评估减值的考虑是只在投资时点考虑还是除了在投资时点考虑 然后第二年也要考虑评估增值和评估减值吗

    你好,是的呢。第二年也需要考虑

  • 先股权转让,投后估值7000,再增值 投后估值12000. 基金公司的分录得怎么写公司支付300,占股5%,投后估值7000,这个分录直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00 贷:银行存款300 ?

    同学。 是的,按支付的对价确认为成本。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