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政府补助如何做会计处理?

2018-07-23 16:53 来源:网友分享
1674
关于“政府补助”,您了解的有多少呢?对此,本篇文章将会从两方面给你讲述其会计处理。在《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有明确的规定对此说明,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本篇文章的精彩内容不要错过了哦。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政府补助如何做会计处理?

答:会计学堂了解到,《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六号——政府补助》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其对应的会计处理则可以这样做: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递延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政府补助如何做会计处理?

假设按x年折旧,每年计提折旧的同时结转递延收益:

借:营业成本

贷: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政府补助其会计处理,您现在会做了吗?想要深入学习了解,需要购买会计学堂的柯城1获取。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政府补助如何做账

    一、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发生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即:   ①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费用或损失的,在取得时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②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2)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应收金额计量,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   (3)不确定的或者在非日常活动中取得的政府补助,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或“递延收益”)科目。涉及按期分摊递延收益的,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企业取得针对综合性项目的政府补助,需要将其分解为与资产相关的部分和与收益相关的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视情况不同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项目期内分期确认为当期收益。   二、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   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随着相关资产的使用逐渐计入以后各期的收益。也就是说,这类补助应当先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该项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通常为货币性资产形式,企业应当在实际收到款项时,按照到账的实际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将政府补助用于购建长期资产时,相关长期资产的购建与企业正常的资产购建或研发处理一致,通过“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归集,完成后转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自相关长期资产可供使用时起,在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时,按照长期资产的预计使用期限,将递延收益平均分摊转入当期损益,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收益,不再予以递延。   在很少的情况下,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也可能表现为政府向企业无偿划拨长期非货币性资产,应当在实际取得资产并办妥相关受让手续时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如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没有注明价值或者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首先同时确认一项资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和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摊递延收益,计入当期收益。但是,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计入当期损益。

  • 老师 收到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如何做

    你好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补助购入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你好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累计折旧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 政府作为投入者投入企业的补助资金会计如何处理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益。。

  • 政府作为投入者投入企业的补助资金会计如何处理

    你好,到底是投资,还是补助?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