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主要分类方法是什么?

2019-04-24 13:50 来源:网友分享
2680
税收是支撑国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理论知识的考试中,税收的相关概念还是非常容易考到的,小编就以:税收主要分类方法是什么?与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加深税收内容的理解。

税收主要分类方法是什么?

答:1.按征税对象分类,可将全部税收划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和行为税类五种类型。

(1)流转税类——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等)。

(2)所得税类(收益税)——以各种所得额为课税对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税类——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数量或者财产价值为课税对象(房产税、契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等)。

(4)资源税类——以自然资源和某些社会资源为征税对象(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5)行为税类——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课税对象(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车辆购置税等)。

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类,可分为工商税类、关税类。

(1)工商税类——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绝大部分)。

工商税收是指以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的各种税的总称,是我国现行税制的主体部分。具体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等。工商税收的征收范围较广,既涉及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也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是筹集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税收工具。占税收总额超过90%以上。

(2)关税类——由海关负责征收管理。

关税是对进出境的货物、物品征收的税收总称,主要是指进出口关税以及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和船舶吨税。关税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调节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

3.按照税收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中央税。属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关税和消费税。

(2)地方税。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由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房产税、车船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3)中央地方共享税。属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的共同收入,由中央、地方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享税收收入,目前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如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补充: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进行的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从量税和复合税。

(1)从价税是以征税对象价格为计税依据,其应纳税额随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能充分体现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均采用这一计税方法,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税种。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价格×比例税率(2)从量税是以征税对象的数量、重量、体积等作为计税依据,其课税数额与征税对象数量相关而与价格无关。从量税实行定额税率,不受征税对象价格变动的影响,税负水平较为固定,计算简便如资源税、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课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积、面积×单位税额(3)复合税是对某一进出口货物或物品既征收从价税,又征收从量税。即采用从量税和从价税同时征收的一种方法。如消费税中的卷烟和白酒。

计算方法:应纳税额=从量税额+从价税额

税收主要分类方法是什么?

从税收的固定性特征简述税收与税法的关系如何?

1、 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侧重解决分配关系;税法是法学概念,侧重解决权利义务关系。

2、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是调整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宪法为依据,调整国家与社会成员在征纳税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税收秩序,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种法律规范,是国家税务机关及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依法征税的行为规则。

广义的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节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税法:特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税收法律。

3、税收是一种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属于上层建筑。

4、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体现国家与纳 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税收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

税收主要分类方法是什么?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是觉得非常枯燥呢?学堂的老师汇总了更多的学习技巧与方法,点击右边的小窗就可获取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为什么分类不在主要方法里面?

    你好 你看下面写的品种法 分批法 分步法是最基础的方法 分类法所以就不属于主要方法 这里可以记忆下

  • 再生资源类公司用什么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是回收报废汽车?

    你好,分批法或者加权平均法就可以

  • 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是什么?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是按照账务实体归类和编目的原则,结合业务特性,将每类账务实体的各项业务归类并分类编目,以便有效地管理账务材料。总分类账的登记记录包括账务实体名称、单据号、编目号、摘要、借贷方金额、期末余额等信息。其主要步骤有: (1) 确定每一种业务的类别,把不同的业务归类并编排目录; (2) 按编制的总分类账的设计方案对所有的账务实体进行登记,记录各项账务实体的业务事项; (3) 利用总分类账登记出的内容核对登记账务材料,确认账务实体,确定摘要、借方和贷方金额等账务内容; (4) 把确认的内容填写在总分类账上,录入各项账务实体的记录; (5) 最后对各类账务实体进行期末余额结转,核对期末余额。 拓展知识:总分类账的应用案例: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当根据账务实体的类别和业务的需要,按照归类编目的原则编制总分类账来登记和记录账务信息,并认真管理好账务材料,以备将来需要查询时准备详细可靠的账务信息。例如,南京建邺区内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可以利用总分类账把收入、支出、资产、负债等进行分类登记和汇总,以便把握账务状况,明确公司的财务状况。

  • 这个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账户,借贷方向是什么,

    属于损益类科目,收入借方减少,贷方增加 ,成本是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大分类与小分类分别是什么?

    您好,折旧大小类方法: 平均年限 平均年限法又称为直线法,是将固定资产的折旧均衡地分摊到各期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上述计算的折旧率是按个别固定资产单独计算的,称为个别折旧率,即某项固定资产在一定期间的折旧额与该固定资产原价的比率。通常,企业按分类折旧来计算折旧率,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2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价×100% 采用分类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法简单,但准确性不如个别折旧率。 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虽然简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经济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没有考虑这一事实。又如,固定资产在不同使用年限发生的维修费用也不一样,平均年限法也没有考虑这一因素。 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各期的负荷程度相同,各期应分摊相同的折旧费时,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才是合理的。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缺点,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 加速折旧法也称为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