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转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2018-12-17 10:49 来源:网友分享
2155
财产转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怎么算呢,为了可以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小编整理了以下资料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详情内容欢迎您参考如下的内容分析,欢迎阅读本文.

财产转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呢?

答: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纳税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原值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原值.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股权成功转让后,转让方个人因受让方个人未按规定期限支付价款而取得的违约金收入,属于因财产转让而产生的收入.转让方个人取得的该违约金应并入财产转让收入,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由取得所得的转让方个人向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缴纳.

财产转让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核定应纳税额是什么意思呢?

答:核定应纳税额是税务部门根据单位实际经营情况核定一个应该交税的基数,一年不变.

核定征收税款及方式

核定征收税款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简称核定征收.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

2.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

3.擅自销毁账簿或者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

4.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者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的;

5.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

6.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

纳税人有上述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

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

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

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

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

以上文章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应纳税额的相关知识,有所不明的地方,可以直接点击小窗口,与会计学堂的答疑老师进行提问咨询,针对你的问题准确解决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特许权使用费要交税吗
    特许权使用费要交税吗?从此概念的定义来解读,特许权费用通常指的就是企业使用了其他公司的专利权、商标权等而支付的使用费用.在会计处理上特许权的使用同样是需要缴纳相关税收的.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通过特许权使用支付的费用应对是征收个人所得税费用的,其他关于特许权使用费用的相关介绍资料都在这里,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4-06-13 13
相关问题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