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调账?

2021-06-15 10:12 来源:网友分享
2459
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还是比较繁杂的,每笔账务都必须要做到精准、真实、有效.除此之外,会计人员还必须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其他法律法规政策来执行.允许的条件下,会计人员还需要进行调账处理.那什么是调账呢?有关调账介绍如下.

什么是调账?

调账是账务调整的简称,是指因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或因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对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需要做出的会计账务调整.

调账的原因:

1、如果《企业会计准则》、全国统一会计制度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企业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时,则应按照这些规定改变原来的会计政策,按新的会计政策执行.根据国家财务制度的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如果因法律或行政法规、经济等原因,使得变更会计政策后企业单位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改变原来选用的会计政策.为了便于前后期的对比,所以要进行调账.

2、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根据当时所掌握的资料做出合理的估计,如果由于当初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核算的差错,在发现的本年度,就需要按有关规定进行会计账务调整.

3、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日期间,如果发现的报告年度及以前年度有会计差错的,应按《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调账.

什么是调账?

调账的基本方法是怎样的?

1、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即,应当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年度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

追溯调整法的运用,首先累计影响数;第二,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调账),对留存收益(包括法定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外商投资企业还包括储备基金、企业发展基金)进行调账;第三,调整相关的会计报表,在提供比较会计报表时,要对受影响的各该期间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第四,在表外进行披露,即在财务报告附注中进行说明.

其中,累计影响数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从三种不同角度给出了三种定义:

(1)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项追溯计算的变更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的金额之间的差额;

(2)指它是假设与会计政策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在初次发生时即采用新的会计政策,而得出的变更年度期初收益应有的金额与现有额之间的差额;

(3)指它是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2、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即,不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必调整变更当年年初的留存收益,只在变更当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根据披露要求,企业应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

3、红字更正法:又叫红笔订正法、赤字冲账法.它是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更正时,用红字填制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的一种更正错帐的方法.

4、补充登记法:适用于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正确,但所填的金额的金额小于正确金额的情况.采用补充登记法时,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这样便将少记的金额补充登记入账簿.

5、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账方法:

税务检查中审查出的纳税错误数额,有的直接表现为实现的利润,不需进行计算分摊,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有的需经过计算分摊,将错误的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才能确定应调整的利润数额.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在材料采购成本、原材料成本的结转、生产成本的核算中发生的错误,如果尚未完成一个生产周期,其错误额会依次转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及利润中,导致虚增利润,使纳税人多缴当期的所得税.因此,应将错误额根据具体情况在期末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和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进行合理分摊.则一旦全部调增利润后就会造成虚增利润,征过头税.

如某企业某月多计材料采购成本20000元,生产领用一批,所领材料部分加工完成产成品一批,完工产品销售一部分,其10000元的错误额此时已进入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销售成本之中.因此应按比例计算确定各部分相应的错误额,相应调整各有关账户,而不能将10000元的错误额全部调增当期利润.

原则上讲,分摊时应按产品成本核算过程逐步剔除挤占因素.但具体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计算麻烦,效率很低,不易推广.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较多地采用"按比例分摊法".其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计算分摊率

查出的错误额分摊率=期末材料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期末产成品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

说明:上式是一个基本计算公式,具体运用时,应根据错误发生的环节,相应选用某几个项目进行计算分摊,不涉及的项目则不参加分摊.一般说来应在出错环节或由出错以后的各环节进行分摊.如:在材料账户借方查出的问题,即多记或少记材料成本,要在上边公式中分母的四个项目之间分摊.在材料账户贷方查出的问题,即多转或少转成本的错误,应在公式中分母的后三个项目之间分摊.在"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查出的错误额,也须在上述三个项目之间分摊,在"生产成本"账户贷方,"产成品"账户借方查出的数额,只需要在期末产成品,本期销售产品成本之间分摊.

第二步:计算分摊额

(1)期末材料应分摊的数额=期末材料成本×分摊率

(2)期末在产品成本应分摊的数额=期末在产品成本×分摊率

(3)期末产成品应分摊的数额=期末产成品成本×分摊率

(4)本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数额=本期销售工厂成本×分摊率

第三步:调整有关账户

将计算出的各环节应分摊的成本数额,分别调整有关账户,使企业的错误账务处理改正过来.需要说明的是,在期末结账后,当期销售产品应分摊的错误数额,应直接调整利润数.

以上整理的资料内容,就是我们针对"什么是调账?"这一问题的全部解答.调账也是我们会计人员日常工作之一,调账就是让账务进行调整,让其达到预期的一个结果.在此,小编还为大家整理了调账的基本方法,希望对其理解调账有所帮助.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老师调账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情况下需要调账?

    你好 比如做错了科目 或者金额错误 或者是跨年多做少做等都会涉及调账的

  • 怎么进行调账,调账的依据是什么

    你好,要看调整账务的具体科目,不同的科目调整的依据不一样,比如固定资产和存货要用盘点表和审批表

  • 为什么外账做完之后一直要调账?调账的标准是什么?

    希您好,望利润低,少缴税

  • 什么是调整账户和被调整账户

    1.调整账户是指用以调整账户的余额,以取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   2.分类:   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账户、附加账户和备抵附加账户三类。   (一)备抵账户   也叫做抵减、备抵调整账户。   1.备抵账户的定义。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2.备抵调整账户的调整方式。调整公式:   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   3.备抵账户的特点。被调整账户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则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   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资产还是权益)又可以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   ①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某一资产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项资产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属于资产备抵的关系,还有坏账准备账户,它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   ②权益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属于权益备抵账户的有:利润分配。 调整账户调整的那个账户当然就叫被调整账户了!

  • 调表不调账是什么意思?

    你好调表不调账是指只需在年报报表上调整,不用做账务处理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