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2020-06-23 19:13 来源:网友分享
3007
为了能够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我们会编制非常多的报表,因为这些表格能够让人对想要了解的内容一目了然,这里面的数据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你知道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什么吗?来看看会计学堂小编是怎么区分的.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1、供应商确定方式不同

逐期增长是通过发布公告的形式以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来参与投标,能够激励供应商自觉将高科技应用到采购产品中,同时又能转移采购风险.

累计增长量除了发布公告外,还可由采购人、评审专家分别作书面推荐,或者是从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中随机抽取,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货物或者服务,可以依照本法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

2、文件发放日期不同

逐期增长的要求是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递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20日;

累计增长量的要求是从谈判文件发出之日起至供应商提交首次响应文件截止之日止,不得少于3个工作日;

3、服务对象不同

逐期增长主要适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费支付与转账.客户可以通过个人网上银行服务,完成实时查询、转账、网上支付和汇款功能.个人网上银行服务的出现,标志着银行的业务触角直接伸展到个人客户的家庭PC桌面上.方便使用,真正体现了家庭银行的风采.

累计增长量主要针对企业与政府部门等企事业客户.企事业组织可以通过企业网上银行服务实时了解企业财务运作情况,及时在组织内部调配资金,轻松处理大批量的网上支付和工资发放业务,并可处理信用证相关业务.

4、处理方法不同

逐期增长应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每月终了,企业应将成本费用和税金类科目的月末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将收入类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然后再计算"本年利润"科目的本期借贷方发生额之差.贷方余额则为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即税前会计利润,借方余额则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

而累计增长量认为,所得税会计的首要目的应是确认并计量由于会计和税法差异给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带来的影响,将所得税核算影响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放在首位.而收益表债务法从收入费用观出发,认为首先应考虑交易或事项相关的收入和费用的直接确认,

从收入和费用的直接配比来计量企业的收益.

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什么是累计增长量?

累计增长量又称"累计增减量",是指时间序列中报告期发展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增加或减少的数量.

累计增长量公式表示为:

累计增减量=报告期发展水平-固定基期发展水平=ai ? a0

在同一时间序列中,各逐期增减量的代数和一定等于相应时期的累计增减量

从会计学堂小编的分析中,我们对于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已经非常了解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内容,不管是从供应商确认方式还是服务对象等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核算方式自然也是有区别的,这个文中都有提到,希望你能认真阅读理解.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已知某水泥厂2016年-2020年水泥产量为:2016年59700万吨,2017年66104万吨,2018年72500万吨,2019年86208万吨,2020年97000万吨。则2017年的逐期增长量为____万吨,2018年的逐期增长量为____万吨,2019年的逐期增长量为____万吨,2020年的逐期增长量为____万吨

    以某水泥厂2016-2020年的水泥产量为例,2016年产量为59700万吨,2017年产量为66104万吨,2018年产量为72500万吨,2019年产量为86208万吨,2020年产量为97000万吨,2017年的逐期增长量为6404万吨,2018年的逐期增长量为6300万吨,2019年的逐期增长量为12108万吨,2020年的逐期增长量为10792万吨。例如,2016年和2017年之间,2017年水泥产量为66104万吨,而2016年水泥产量为59700万吨,因此,2017年的逐期增长量为6404万吨。

  • 发票增量长期和临时有什么区别啊

    你好,长期就是增加了以后每个月都可以按增加之后的用量领购发票 临时就是增加当月可以,以后就不可以了

  • 25.某企业钢产量生产资料如下表所示: 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逐期增长量(万吨) 20 23 18累计增长量(万吨) 30 70环比发展速度(%) 105 105.35 103.83定基增长速度(%) 7.5 17.5要求:通过计算填出所缺的数字

    你好 环比就是本期/上一期 定基就是本期/基期 累计增长=本期逐期增长%2B上期累计增长=70%2B18

  •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有何区别?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区别: 一、两者的账面价值不同: 1、成本法 :投资后按实际成本确认账面价值,除追加投资、减少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 2、权益法 :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二、两者的账务处理不同: 1、取得投资时 : 成本法 :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权益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 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 成本法下:不确认。 权益法下: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低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调整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高于其在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中所占的份额的差额,不调整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上述差额) 3、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时 成本法下: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当保持不变 权益法下:按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 4、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发生亏损时: 成本法下:不确认。不作账务处理。 权益法下:确认投资收益(亏损时作相反分录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5、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时 : 成本法下: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 权益法下:投资企业按表决权投资本比例计算应分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 销售金额累计同比增长量

    你好同学,某个指标的同期比=(当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即: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比如说2017年3月的产值100万,2018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率=(300-100)÷100*100%=200%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