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区分标准
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政策变更的核心区别在于变更对象、影响范围及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前者是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相关参数或计算方法的调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后者是对交易事项确认、计量或列报原则的变更,通常需追溯调整报表。
定义与变更对象差异
1、会计政策变更:涉及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础或方法调整,如收入确认标准(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金融资产分类规则(四分类改三分类)、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成本模式改公允价值模式)。
2、会计估计变更:因新信息或环境变化,对资产/负债账面价值或消耗金额的预估参数修正,如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残值率调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变更、履约进度计算方法更新。
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什么?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政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政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合并政策、固定资产的计价等都属于会计政策的范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区分标准是什么?整体上来说,在上文内容中小编老师针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两者变更之间的区别进行介绍,学员们应该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都是集中在哪些方面的。上文重点提及到了定义和变更对象上的差异,其他方面的不同之处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本网站上试试,因为你们在这里可以学习到很多与这两种变更有关,还有专业的会计老师给你们指导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