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值准备什么时候计提折旧?

2018-07-26 14:05 来源:网友分享
5327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及其变动,应当重新计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

减值准备什么时候计提折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后,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开始影响折旧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财政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若干问题解答中的相关规定,企业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及其变动,应当重新计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由于要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变动的情况,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变得复杂起来,增加了会计实务操作的难度,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对此也不断地修订相关会计核算标准,导致《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新制度问题解答(一)至(四)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相同会计事项的会计标准出现差异,使广大基层会计实务工作者困惑、迷茫,为了帮助理解和掌握此类会计核算问题,现将有关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及其减值变动后的计提折旧会计处理问题分析如下:

一、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1、会计实务中,一般年末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当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不需要作出调整,即发生减值的当期,仍按原折旧方法处理;

2、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3、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4、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5、计提减值后,如果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预期数与原先的估计数有重大差异,或包含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相应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净残值,或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按照企业会计变更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后折旧的会计处理

期末如果判断原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全部或部分消除,从而使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将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具体按以下规则处理:

1.期末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时,才能按两者的差额转回减值准备;

2.减值准备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时,转回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若不计提减值条件下计算确定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即不应超过取得固定资产时原价扣除正常情况下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同时,冲销未转回的已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已计提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4.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属于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累计折旧(未转回的减值损失)

转回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未转回的减值损失

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不计提减值计算的账面净值与可收回金额两者的较低者-账面价值

未转回的减值损失=不考虑减值计算的折旧额-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后计提的折旧额

5.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后,涉及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发生变更的按照相关企业会计变更准则规定处理。

减值准备什么时候计提折旧?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金额怎么计算?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如何摊销

1、 账面净值1=账面价值-累计摊销额

2、 计提减值准备金额=账面净值-预计可收回金额 账面净值2=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

3、 次年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3=账面价值-累计摊销-次年摊销额

4、 再次摊销额=(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减值准备)÷剩余月份×12 账面净值4=账面价值-累计摊销-再次摊销额

5、 处置时账面余额=账面净值-减值准备

好了,对于“减值准备什么时候计提折旧”的相关阅读内容,希望你们大家都可以掌握清楚,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这方面的内容,欢迎来向我们来提问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