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00)
1. 题目背景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钱,到期没还。
1年半后,乙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还钱+利息+违约金。
问:银行的起诉行为对诉讼时效有什么影响?
2. 关键法律规则
诉讼时效:法律规定的“有效期”,过了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但债务本身还在)。
普通诉讼时效: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起算)。
诉讼时效中断:
如果债权人主动主张权利(比如起诉、发催款函等),时效重新计算(之前的等待时间清零)。
3. 本题分析
乙银行在1年半时起诉(未超3年时效),属于“主动主张权利”。
起诉行为导致时效中断,从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3年。
A. 中止:因客观障碍(如自然灾害)暂停,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本题是主动起诉,不适用)。
C. 延长:法院酌情延长(一般用于特殊情况,如证据不足,本题不涉及)。
D. 暂停计算:表述不准确,法律术语只有“中止”或“中断”。
正确答案:B(中断)
总结:
中断= 债权人主动行动(起诉、催款等)→ 时效重新算。
中止 = 因客观原因暂停 → 暂停时间不算,之后继续。
甲公司向乙银行借钱,到期没还。
1年半后,乙银行向法院起诉,要求还钱+利息+违约金。
问:银行的起诉行为对诉讼时效有什么影响?
2. 关键法律规则
诉讼时效:法律规定的“有效期”,过了时效可能丧失胜诉权(但债务本身还在)。
普通诉讼时效:3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起算)。
诉讼时效中断:
如果债权人主动主张权利(比如起诉、发催款函等),时效重新计算(之前的等待时间清零)。
3. 本题分析
乙银行在1年半时起诉(未超3年时效),属于“主动主张权利”。
起诉行为导致时效中断,从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3年。
A. 中止:因客观障碍(如自然灾害)暂停,障碍消除后继续计算(本题是主动起诉,不适用)。
C. 延长:法院酌情延长(一般用于特殊情况,如证据不足,本题不涉及)。
D. 暂停计算:表述不准确,法律术语只有“中止”或“中断”。
正确答案:B(中断)
总结:
中断= 债权人主动行动(起诉、催款等)→ 时效重新算。
中止 = 因客观原因暂停 → 暂停时间不算,之后继续。

评论
首赞
(0/1000)
评论

中级考试交流圈
中级考试学习交流,打卡,报团学习~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