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 “对个别报表中处置收益的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时,不考虑其他综合收益呢
🐏
于2024-11-18 17:16 发布 733次浏览
- 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4-11-18 17:29
在个别报表层面,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处置价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账面价值)
贷:投资收益(差额)
个别报表只关注处置时收到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并不涉及对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调整。因为个别报表是从投资方自身的资产处置角度进行核算,其他综合收益是被投资单位自身的权益变动,在个别报表处置投资时不进行处理。
相关问题讨论

在个别报表层面,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处置价款)
贷:长期股权投资(处置部分账面价值)
贷:投资收益(差额)
个别报表只关注处置时收到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并不涉及对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的调整。因为个别报表是从投资方自身的资产处置角度进行核算,其他综合收益是被投资单位自身的权益变动,在个别报表处置投资时不进行处理。
2024-11-18 17:29:49

您好!正在为您解答,请稍后~
2023-02-15 06:47:08

合并财务报表:①终止确认商誉;②终止确认少数股东权益;③处置投资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售价+剩余部分公允价值)-[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价值×原持股比例+商誉]+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资本公积;即合并财务报表中视同出售全部股权,再将剩余部分按照公允价值买回,所以合并报表投资收益相当于处置全部股权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
2021-01-30 23:42:48

同学你好
是哪个金额呢
2021-07-19 08:26:15

您好,因为在个别财务报表中计入了当期投资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应该是按照权益bai法核算的,那么按照权益法核算相关规定下,就会因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而提前确认收益。所以需要对归属期间进行调整。
给您举个例子吧!
假如2016年末A企业取得B企业100%控制权,个别报表中长期股权投资1000万,采用成本法核算。
2017年B企业产生净利润100万,在A企业个别报表中,该长期股权投资依然是1000万。但是合并报表中,是要采用权益法核算的,B企业的净利润100万体现在了合并报表中。
2018年,A企业将B企业卖掉,卖了1100万,在A企业个别报表中,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是1000万,产生投资收益100万,但是合并报表中早已在2017年B企业实现净利润时,就已经将B的价值提升到了1100万,因此,2018年合并报表不认可这100万投资收益,而是将这100万归属到2017年去,合并调整分录为借投资收益,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
例子可能不太完美,但是希望能帮助您理解。
2021-02-08 22:26:4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 追问
2024-11-18 17:35
朴老师 解答
2024-11-18 17:36
🐏 追问
2024-11-18 17:40
朴老师 解答
2024-11-18 17:46
🐏 追问
2024-11-18 20:47
朴老师 解答
2024-11-18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