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耿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

2018-05-25 15:03

什么是定额成本制度? 
  ·定额成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额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定额成本制度 
  定额成本制度(Norm Cost System)  
  什么是定额成本制度? 
  通过事前制定产品的定额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并找出原因,及时控制、监督实际生产费用的支出,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的一种制度。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制度和一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它不纯粹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方法。它不仅能达到成本的事前和事后控制,关键是能做到成本的日常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  
  定额成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额成本的制定  
  定额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它是根据现行定额和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在制定时,要分别成本项目进行。其计算公式为:  
  原材料费用定额=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X原材料计划单价  
  生产工资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费用率  
  其中,计划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费用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计划小时工资率= 预计某车间全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  
  计划小时费用率= 预计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总额/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一般有:限额法、切割核算法和盘存法等。 
  1、限额法.限额法是控制领料的一般方法。采用该法的企业必须建立限额领料制度。限额法是控制领料,促进用料节约的重要手段,但是它不能完全控制用料。 
  2、切割法.适用于使用必须经过切割的板材、棒材和棍材等。采用该法进行控制用料时,应先采用限额法控制领料。  
  3、盘存法.按一定的间隔日数,对生产中的余料进行盘点,根据材料领用数和盘点所确定的余额,算出一定日期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以实际耗用量和这一时期投产的数量乘上耗用定额所求得的定额耗用量。  
  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工资脱离定额的差异一般分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相类似,可采用差异凭证法,将符合定额的生产工人工资,反映在产量记录中,脱离定额的差异可反映在专设的差异凭证中,并注明差异的原因。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影响其脱离定额的差异的因素有二:  
  一是生产工时,  
  二是小时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资=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工资率  
  某产品的定额生产工资=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工资率  
  该产品生产工资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资-该产品的定额生产工资  
  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制造费用进行定额控制时,可将其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和固定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对于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可比照原材料的定额控制,为有关项目按标准制定定额,采用限额领料单或限额费用单进行控制,超过定额部分则记入差异凭证。对于固定制造费用,可制定计划总额,实行总量控制。对于按工时分配计入产品的制造费用,可比照计时工资的定额核算,月末按公式计算,只不过,要将计时工资核算中的小时工资率改为小时费用率,即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费用率  
  某产品制造费用的定额=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费用率  
  该产品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定额制造费  
  其他生产费用定额差异  
  计入产品成本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通常是全部作为定额差异处理的,因为在产品定额成本中,一般不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这两个成本项目。  
  定额变动差异及其计算  
  定额变动差异:由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一定时期后需要修订,修订后的新定额与修订前的老定额之间的差异。  
  定额的变动一般在月初进行如果定额降低,定额变动差异则为“+”号,相反,如果定额提高,定额变动则为“-”号。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的差异可以根据发生定额变动的在产品盘存数或在产品账面结存数乘以修订后的新定额,得到定额修订后的定额成本,然后与老定额进行比较,就可得到定额变动差异。然而,如果是机械制造企业,定额计算需要从零件、部件到产品,如此计算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定额变动系数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定额变动系数=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按老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老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 x(1-定额变动系数)  
  定额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在定额成本制度下,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可遵照以下程序进行:  
  1、按产品别编制月初产品定额成本表,若定额有修订,应在该表中注明。  
  2、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费用”、“生产费用累计”、“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专栏,各栏又分为“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各小栏。  
  3、编制费用分配明细表,各项费用应按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进行汇总和分配。  
  4、登记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明细账中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各栏目可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中的期末在产品各栏目填列。若月初定额有降低,可在“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变动”栏中的“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符号表示;若定额成本有提高,则在“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号表示。  
  5、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应根据事先编制好的产品定额成本表中产品月初成本定额乘上产成品数量求得,然后,根据“生产费用累计”中的定额成本合计减去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就是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6、如果有不可修复废品,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其定额成本,并按定额成本分配计算定额差异或定额变动差异以及材料成本差异,但若不可修复废品不多时,也可不承担这些差异。废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连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记入“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的“本月产品费用”中的“脱离定额差异”小栏内,并全部由产成品负担。  
  7、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由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求得,并可进行成本的事后分析。  
  8、最后,成本核算人员应将成本核算、分析结果及改进建议上报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对成本控制做出最后的决策和评价。

安春燕 追问

2018-05-25 15:16

老师,能否举个实操的例题 ,深度指导,上面的理论太绕,看不明白

耿老师 解答

2018-05-25 16:01

你好!就是做成本卡片 ,按生产一个商品的工序把所有的用量社上去,表样看看下边   
 
https://wenku.baidu.com/view/5663512a4b73f242336c5f25.html

安春燕 追问

2018-05-25 16:11

老师,还想请教您,产品定额成本只是依据直接材料来计算,不含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费用吗?

耿老师 解答

2018-05-25 16:17

包括直接费用 如果预算做得好的单位也包括间接费用

安春燕 追问

2018-05-25 16:55

老师,我做了一张表格。请您在百忙中帮我看看这个定额如何计算,

安春燕 追问

2018-05-25 17:01

请老师百忙中指导我一下

耿老师 解答

2018-05-25 17:11

你好!表格可以,根据你们生产需求填写用量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什么是定额成本制度?   ·定额成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额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定额成本制度   定额成本制度(Norm Cost System)   什么是定额成本制度?   通过事前制定产品的定额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在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将实际发生的费用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揭示差异,并找出原因,及时控制、监督实际生产费用的支出,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的一种制度。产品的实际成本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产品的实际成本=月初定额成本+脱离定额的差异+定额变动   定额成本制度和一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它不纯粹是一种成本核算方法,它是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成本方法。它不仅能达到成本的事前和事后控制,关键是能做到成本的日常控制,从而,更有效的地发挥成本核算对于节约生产费用、降低产品成本的作用。   定额成本制度的具体内容   定额成本的制定   定额成本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它是根据现行定额和计划单位成本制定的。在制定时,要分别成本项目进行。其计算公式为:   原材料费用定额=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X原材料计划单价   生产工资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工资率   制造费用定额=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费用率   其中,计划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费用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计划小时工资率= 预计某车间全年生产工人工资总额/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   计划小时费用率= 预计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总额/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一般有:限额法、切割核算法和盘存法等。   1、限额法.限额法是控制领料的一般方法。采用该法的企业必须建立限额领料制度。限额法是控制领料,促进用料节约的重要手段,但是它不能完全控制用料。   2、切割法.适用于使用必须经过切割的板材、棒材和棍材等。采用该法进行控制用料时,应先采用限额法控制领料。   3、盘存法.按一定的间隔日数,对生产中的余料进行盘点,根据材料领用数和盘点所确定的余额,算出一定日期材料的实际耗用量,以实际耗用量和这一时期投产的数量乘上耗用定额所求得的定额耗用量。   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工资脱离定额的差异一般分计件工资和计时工资。   在计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其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与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相类似,可采用差异凭证法,将符合定额的生产工人工资,反映在产量记录中,脱离定额的差异可反映在专设的差异凭证中,并注明差异的原因。   在计时工资形式下,生产工人工资属于间接计入费用,影响其脱离定额的差异的因素有二:   一是生产工时,   二是小时工资率。其计算公式为:   某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资=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工资率   某产品的定额生产工资=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工资率   该产品生产工资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的实际生产工资-该产品的定额生产工资   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制造费用进行定额控制时,可将其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和固定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对于变动制造费用定额控制可比照原材料的定额控制,为有关项目按标准制定定额,采用限额领料单或限额费用单进行控制,超过定额部分则记入差异凭证。对于固定制造费用,可制定计划总额,实行总量控制。对于按工时分配计入产品的制造费用,可比照计时工资的定额核算,月末按公式计算,只不过,要将计时工资核算中的小时工资率改为小时费用率,即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费用率   某产品制造费用的定额=该产品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费用率   该产品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该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该产品的定额制造费   其他生产费用定额差异   计入产品成本的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通常是全部作为定额差异处理的,因为在产品定额成本中,一般不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这两个成本项目。   定额变动差异及其计算   定额变动差异:由于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来制定的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一定时期后需要修订,修订后的新定额与修订前的老定额之间的差异。   定额的变动一般在月初进行如果定额降低,定额变动差异则为“+”号,相反,如果定额提高,定额变动则为“-”号。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的差异可以根据发生定额变动的在产品盘存数或在产品账面结存数乘以修订后的新定额,得到定额修订后的定额成本,然后与老定额进行比较,就可得到定额变动差异。然而,如果是机械制造企业,定额计算需要从零件、部件到产品,如此计算工作量较大。为了简化计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定额变动系数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   定额变动系数=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按老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老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 x(1-定额变动系数)   定额成本制度下的成本计算程序   在定额成本制度下,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可遵照以下程序进行:   1、按产品别编制月初产品定额成本表,若定额有修订,应在该表中注明。   2、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设“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月产品费用”、“生产费用累计”、“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等专栏,各栏又分为“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各小栏。   3、编制费用分配明细表,各项费用应按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进行汇总和分配。   4、登记各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明细账中的期初在产品成本各栏目可根据上月成本明细账中的期末在产品各栏目填列。若月初定额有降低,可在“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变动”栏中的“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符号表示;若定额成本有提高,则在“定额成本调整”栏用“+”号表示,同时,在“定额变动差异” 栏用“-”号表示。   5、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应根据事先编制好的产品定额成本表中产品月初成本定额乘上产成品数量求得,然后,根据“生产费用累计”中的定额成本合计减去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就是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   6、如果有不可修复废品,应按成本项目计算其定额成本,并按定额成本分配计算定额差异或定额变动差异以及材料成本差异,但若不可修复废品不多时,也可不承担这些差异。废品成本计算出来后,连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记入“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的“本月产品费用”中的“脱离定额差异”小栏内,并全部由产成品负担。   7、产成品的实际成本由产成品的定额成本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求得,并可进行成本的事后分析。   8、最后,成本核算人员应将成本核算、分析结果及改进建议上报单位负责人,由单位负责人对成本控制做出最后的决策和评价。
2018-05-25 15:03:30
你好同学,这个选择a和b
2022-02-24 21:32:06
您好,这是多选的吧,A 和B
2020-06-27 20:58:48
您好,参考答案选AB的
2019-11-13 20:24:26
您好,这个题目选B的呢。
2024-03-30 21:58:3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13)12日,销售B产品300件给龙翔公司,单位售价200元,开

    同学你好 问题不完整

  • 我想问下家具厂的内账怎么做?怎样子算出每个产品

    一、家具厂内账处理基本流程 1.建立会计账簿:根据家具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软件或手工账簿,建立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类会计账簿。 2.录入原始凭证:将家具厂的各类业务活动,如采购原材料、销售产品、支付工资等,以原始凭证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整理,并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编号。 3.记账:根据原始凭证,将各项业务活动的发生金额和相关信息,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并分别记入总账和明细账中。 4.编制财务报表:根据记账结果,定期编制家具厂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以反映家具厂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每个产品成本价的核算 家具厂产品的成本价核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成本:根据生产领料记录,计算每个产品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成本。 2.人工成本:根据生产部门提供的计件工资或工时工资记录,计算每个产品的人工成本。 3.制造费用:将制造费用(如设备折旧、电费、水费等)按照适合企业的核算方法分摊到每个产品成本中,常用的分摊方法有工时分摊法、产量分摊法等。 将以上三项成本相加,即可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价。 三、月末半成品、产成品成本的分配 1.确定完工率:首先,需要确定月末半成品的完工率,即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判断哪些半成品能够在下个生产周期内完成。 2.成本分配方法:对于能够在下个生产周期内完成的半成品,将其成本分配给产成品;对于无法在下个生产周期内完成的半成品,其成本留在生产成本科目中,并反映在负债表的存货栏内。 在分配成本时,可以选择以下一种或几种方法: 不计算半成品成本:适用于半成品数量较少或对半成品成本不敏感的情况。 在产品成本中按年初数固定计算:适用于半成品数量和种类相对固定的情况。 按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通过对半成品的原材料耗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来计算半成品的成本。 约当产量法:根据半成品与产成品的生产比例,按比例分配半成品的成本。 定额成本计算:通过制定定额标准来计算半成品的成本。 定额比例法:需要结合半成品的生产情况来进行定额制定。 四、月末主营业务成本的确定 月末主营业务成本的确定主要基于本月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及每个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计算公式为: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 = 本月已实现销售的产品数量 ×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 其中,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前面所述的每个产品的成本价。

  • 房租,冷暖气费、物业费为什么可以计入其他流动资

    你好!这个你是支付吗

  • 代开专票当月冲红已交钱,分录怎么做

    你好,钱退回来了吗?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附加税, 借,应交税费附加税,借税金及附加负数

  • 老师,劳动关系不在我公司,但是为我公司做事,公司报

    你好!这个不行。税务局不会认可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