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想问一下 资产管理情况应该从哪些方面分析呢
21年税务师取证班李志萍
于2024-07-22 10:52 发布 343次浏览
- 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4-07-22 10:59
分析资产管理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资产规模与结构:评估总资产的规模,观察其增长趋势以及与同行业企业的比较。分析各类资产(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占比,判断资产结构是否合理。
2.资产质量:检查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的账龄、坏账准备计提情况,评估回收的可能性。审查存货的周转速度、积压情况和跌价准备。考察固定资产的成新率、维护状况和使用效率。
3.资产流动性: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指标,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分析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持有量,是否能够满足日常经营和应急需求。
4.资产盈利能力:计算资产回报率(ROA)等指标,评估资产创造利润的能力。分析不同资产对盈利的贡献程度,例如核心业务资产与非核心业务资产的盈利能力比较。
5.资产管理效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评估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的运营效率。
6.资产投资决策:审查新资产的购置决策是否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评估资产投资项目的回报率和对企业战略的支持程度。
7.资产处置策略:分析闲置资产、报废资产的处置方式和时机是否恰当,是否实现了资产价值最大化。
8.风险管理:评估资产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并查看企业采取的风险应对措施。
9.资产信息化管理:考察企业是否利用信息化系统对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如资产的登记、盘点、折旧计算等。
10.合规性:确保资产的取得、使用、处置等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
例如,一家制造企业在分析资产管理情况时,发现固定资产成新率较低,可能意味着生产设备老化,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进一步调查,可以考虑更新设备或加强维护,以提高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又如,若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过长,可能存在信用政策过松或催收不力的问题,需要优化信用管理和催收流程,提高资产流动性。





21年税务师取证班李志萍 追问
2024-07-22 11:00
朴老师 解答
2024-07-22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