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问一下已有非流动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入账时(账面>公允处置净额)是下面第一种做法,还是第二种(两种答案在考题里都看到了,有点儿懵) 第一种: 借:持有待售资产(公允入账) 资产减值损失(差额) 贷:固定资产(账面) 第二种: 借:持有待售资产(原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 贷:固定/无形资产(账面) 借:资产减值损失(差额:账面>公允处置净额的差额)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Iris
于2024-07-10 10:01 发布 483次浏览
- 送心意
朴老师
职称: 会计师
2024-07-10 10:10
这两种做法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只是在账务处理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第一种做法是直接将固定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并将账面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种做法是先将原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然后再单独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在实际应用和考试中,通常更倾向于第二种做法。
原因在于,它更清晰地反映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过程,并且符合会计准则对于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要求。
例如,一项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 1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20 万元,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公允价值处置净额为 70 万元。
按照第二种做法:
借:持有待售资产 80 万元
贷:固定资产 80 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万元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这样能够明确地展示出由于划分为持有待售而导致的资产减值情况。
相关问题讨论

这两种做法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只是在账务处理的形式上有所不同。
第一种做法是直接将固定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并将账面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第二种做法是先将原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然后再单独确认资产减值损失。
在实际应用和考试中,通常更倾向于第二种做法。
原因在于,它更清晰地反映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过程,并且符合会计准则对于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要求。
例如,一项固定资产账面原值为 100 万元,累计折旧为 20 万元,账面价值为 80 万元,公允价值处置净额为 70 万元。
按照第二种做法:
借:持有待售资产 80 万元
贷:固定资产 80 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 万元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 10 万元
这样能够明确地展示出由于划分为持有待售而导致的资产减值情况。
2024-07-10 10:10:25

报废的固定资产损失就是计入营业外支出,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和损失都是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2019-04-01 09:05:05

您好,不是的,还是涉及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坏账损失等。
2020-07-10 10:00:10

同学你好,这个是对的;
2020-12-28 13:58:33

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处置算是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嘛?
算
2020-06-16 22:46:5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Iris 追问
2024-07-10 10:57
朴老师 解答
2024-07-10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