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于2013年年初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乙公司100%的股权,支付款项18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的控制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等于公允价值)。当年乙公司按照购买日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200万元,2014年1月1日,甲公司出售了乙公司10%的股权,出售价款为240万元,2014年乙公司按照购买日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实现的净利润为300万元。2015年1月1日出售了乙公司50%的股权,不再对乙公司具有控制,出售价款为1600万元,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280万元,假设有证据表明两次股权转让协议属于“一揽子交易”,则2015年处置股权的业务在合并财务报
gxnh
于2024-01-14 12:11 发布 500次浏览

- 送心意
朱飞飞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
2024-01-14 12:13
C,因两次股权处置属于“一揽子交易”,所以处置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损益=(1600+1280)-(1600+200+300)x90%一200(商誉)+[240一(1600+ 200)x10%]= 850(万元)。
相关问题讨论

C,因两次股权处置属于“一揽子交易”,所以处置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损益=(1600%2B1280)-(1600%2B200%2B300)x90%一200(商誉)+[240一(1600%2B 200)x10%]= 850(万元)。
2024-01-14 12:13:19

同学,你好,这个题应该选择C,因两次股权处置属于“一揽子交易”,所以处置业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处置损益=(1600%2B1280)-(1600%2B200%2B300)x90%一200(商誉)+[240一(1600%2B 200)x10%]= 850(万元)
2024-01-19 09:48:09

同学,这个题应该选B,2016年1月1日合并时产生的商誉=1 800-1 500=300(万元);处置子公司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2017年1月1日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商誉)+其他综合收益结转份额 =(2 000+500)-(1 500+125+300)=575(万元)。
2024-01-14 20:55:05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价值量相对于所放弃价值量之间存在差额的,应调整所有者权益。调整顺序是先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冲减留存收益。这个题目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016-07-09 20:22:28

B 甲公司2×23年合并财务报表中因出售乙公司股权应调整的资本公积=5300-24000×80%×1/4=500(万元)。
2024-05-10 17:47:37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