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李老师2

职称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CMA

2023-03-26 09:56

纳税相关问题,建议您去当地税务部门查询详细信息,咨询对应的税务专家。

光玄月 追问

2023-03-26 09:56

好的,谢谢老师,还有其他的纳税知识吗?

李老师2 解答

2023-03-26 09:56

当然有,比如税种、税务登记、税收优惠等等。如果您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一起来探讨。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体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2022-01-02 16:41:54
纳税相关问题,建议您去当地税务部门查询详细信息,咨询对应的税务专家。
2023-03-26 09:56:14
你好,这个是要申报个税的
2022-01-18 18:19:37
你好 借 工程施工 合同成本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 -个税 (代扣代交
2020-04-30 14:58:47
同学你好 扣了社保吗
2021-12-20 06:38:50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